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转型时期高校基建部门反腐败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第12-14页
  一、我国高校超常规发展与高校基建工作的突显第12-13页
  二、高校基建反腐败问题研究的价值第13-14页
 第二节 本文主要概念界定第14-20页
  一、社会转型第14页
  二、腐败第14-17页
  三、高校基建部门及其部门腐败第17-20页
第二章 我国转型时期高校基建部门腐败的类型、主要特点及其表现第20-46页
 第一节 转型时期的特征及其与腐败问题严重的关系第20-23页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基本特征第20页
  二、社会转型与腐败问题严重的相关性第20-22页
  三、社会转型对我国高校的影响第22-23页
 第二节 我国高校基建部门腐败的主要特点及其表现第23-46页
  一、高校基建部门反腐败典型案例调查第23-27页
  二、高校基建部门反腐败典型案例分析第27-36页
  三、基建部门腐败主要特点及其表现第36-46页
第三章 我国转型时期高校基建部门腐败的严重危害性第46-55页
 第一节 影响大学功能的发挥第46-48页
  一、影响办学宗旨是实现第46页
  二、阻滞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第46-48页
  三、不利于高校和谐稳定第48页
 第二节 加剧社会风气的腐败第48-50页
  一、社会风气的涵义第48-49页
  二、社会风气“滑坡”的原因第49页
  三、高校基建部门腐败与社会风气“滑坡”的关系第49-50页
 第三节 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第50-53页
  一、高校基建资金来源分析第50-51页
  二、国有资源流失的表现第51-52页
  三、资源流失浪费的案例第52-53页
 第四节 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第53-55页
  一、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第53页
  二、影响构成质量的表现第53-55页
第四章 转型时期我国高校基建部门腐败的主要原因第55-74页
 第一节 制度不健全——制度建设与高校发展不适应第55-63页
  一、权力的腐败性是腐败型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第55-57页
  二、腐败型职务犯罪的机会结构分析第57-59页
  三、基建管理制度有待改善第59-63页
 第二节 监督不力——监督职能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第63-67页
  一、学校内部监督不力第63-65页
  二、学校外部监督缺位第65-67页
 第三节 法制观念淡薄与道德缺失第67-72页
  一、腐败的宏观机会分析:体制转轨中道德缺失第68-69页
  二、腐败的微观内在因素:道德自律中道德修养滑坡第69-71页
  三、腐败的实践中的认识偏差:重法轻德思想倾向第71-72页
 第四节 思想教育滞后第72-74页
  一、重视思想教育,操作环节不到位第72页
  二、教育内容单一,“形式主义”严重第72-73页
  三、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第73-74页
第五章 遏制和治理我国高校基建部门腐败之对策第74-99页
 第一节 职业道德提升教育: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基建干部素质第74-76页
  一、构筑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体系第75页
  二、建立规范有序的教育内容第75-76页
 第二节 全面制度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基建管理体制第76-85页
  一、加强招标投标管理,把住腐败进入口第76-78页
  二、严格施工现场管理,建立现场会签制第78页
  三、严格财务资金管理,控制用钱“源头”第78-79页
  四、改革现行审计方法,推行跟踪审计制第79-81页
  五、探索基建管理新模式,推行“代建制”第81-82页
  六、完善腐败惩处机制,建立“黑名单”制第82-83页
  七、监控基建关键职位,实行干部轮岗制第83-85页
 第三节 强化监督制约:建立监督网络,完善权力监督机制第85-89页
  一、注意监督的方式方法和内容第85-87页
  二、抓住关键环节,重点监督第87-89页
 第四节 重在预防腐败:建立预防机制,优化配置和整合反腐资源第89-99页
  一、纪检监察部门研究基建特点规律,制定治理对策第89-90页
  二、检察机关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对犯罪威慑力第90-91页
  三、检察部门联合高校预防,共同预防职务犯罪第91-92页
  四、建筑行业主管管好施工单位,进行动态监督第92-93页
  五、教育行政主管掌握基建干部思想状态,约束规范权力运作第93-95页
  六、依靠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强化群众的监督主体地位第95-99页
初步结论第99-10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01-104页
后记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当下理论法学研究中本质主义误区之反思
下一篇:GIS支持下的东江典型流域径流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