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顺差背景下部分省区贸易逆差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选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论文写作思路与框架概述 | 第13-15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历程概述 | 第16-17页 |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构建及发展 | 第16页 |
·新国际贸易理论的构建与发展 | 第16-17页 |
·国际贸易评价体系发展评述 | 第17-19页 |
·传统的对外贸易评价方式简述 | 第17-18页 |
·近现代国际贸易评价体系的发展 | 第18-19页 |
·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22页 |
·经济发展的内涵 | 第19-20页 |
·经济发展方式的涵义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部分省区贸易逆差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2-38页 |
·我国部分省区贸易逆差现状阐述 | 第22-28页 |
·总体情况分析 | 第23-25页 |
·结构性现状分析 | 第25-28页 |
·我国部分省区贸易逆差原因分析 | 第28-38页 |
·国家主导型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省区决定型因素分析 | 第31-38页 |
第4章 我国部分省区贸易逆差现状经济评价实证分析 | 第38-48页 |
·相关性理论分析 | 第38-40页 |
·根本性原因分析 | 第38-39页 |
·经济增长效用分析 | 第39页 |
·趋势性发展分析 | 第39-40页 |
·基于 Eviews 软件的数据分析 | 第40-45页 |
·原始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 第40-41页 |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第41-43页 |
·协整检验 | 第43-45页 |
·研究结论 | 第45-48页 |
·关于原因的结论 | 第45-46页 |
·经济相关性结论 | 第46页 |
·差异性结论分析 | 第46-47页 |
·趋势性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第5章 对策和建议 | 第48-54页 |
·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合理统筹外汇发展 | 第48-49页 |
·实施鲜明区域政策 | 第49-50页 |
·省区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 第50-54页 |
·关注产业结构调整 | 第50-51页 |
·重视自主创新能力 | 第51-52页 |
·加强加工贸易发展 | 第52页 |
·关心民营经济成长 | 第52-53页 |
·推动企业外向型发展 | 第53-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