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个人破产制度概述 | 第9-15页 |
(一) 个人破产的定义 | 第9-10页 |
(二) 个人破产的法律特征 | 第10-11页 |
1、个人破产主体的独特性 | 第10页 |
2、个人破产能力的相同性 | 第10页 |
3、个人破产原因的多样性 | 第10页 |
4、个人破产制度的救济性 | 第10-11页 |
(三) 个人破产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1-15页 |
1、关于国外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分析 | 第11-13页 |
2、关于我国破产制度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 第13页 |
3、简单的比较总结 | 第13-15页 |
二、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 第15-20页 |
(一) 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主体立法和贯彻公平竞争原则 | 第15-16页 |
(二) 有利于维护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 | 第16-17页 |
(三) 有利于实施消费信贷和满足社会发展 | 第17-18页 |
(四) 顺应了法制国际化、统一化的趋势 | 第18-20页 |
三、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可行性 | 第20-24页 |
(一) 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现实支持 | 第20-21页 |
(二) 物权法的实施提供了基础的法律平台 | 第21-22页 |
(三) 个人信用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基本条件 | 第22页 |
(四) 国外的具体立法规定提供了成熟的借鉴 | 第22-24页 |
四、立法建议: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立法模式之构想 | 第24-32页 |
(一) 关于破产原因 | 第24-25页 |
(二) 关于破产申请条件 | 第25页 |
(三) 关于建立自由财产制度 | 第25-26页 |
(四) 关于建立破产免责制度 | 第26-28页 |
(五) 关于建立人格破产制度 | 第28-29页 |
(六) 关于建立破产复权制度 | 第29-30页 |
(七) 关于建立破产和解制度 | 第30-31页 |
(八) 关于建立破产无效行为制度、撤销权制度和惩戒制度 | 第31-32页 |
五、关联问题及建议 | 第32-37页 |
(一) 现实关联问题 | 第32-33页 |
1、可能会造成破产案件的数量增加 | 第32页 |
2、对个人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 第32页 |
3、可能会导致隐匿、欺诈等不良行为发生 | 第32-33页 |
(二) 几点建议 | 第33-37页 |
1、建立审理破产专业机构与设立破产简易程序 | 第33-34页 |
2、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34-35页 |
3、加强个人财产和信用的监管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