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6页 |
| ·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 ·单抗隆抗体在口蹄疫研究中的进展 | 第23-24页 |
|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前景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抗A型口蹄疫病毒VP1单抗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 第26-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 ·抗原、细胞株及实验动物 | 第26页 |
| ·克隆菌种及载体 | 第26页 |
| ·主要试剂及设备 | 第26-27页 |
| ·细胞培养试剂 | 第26页 |
| ·免疫学试剂 | 第26页 |
| ·其它生化试剂 | 第26-2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8页 |
| ·抗原制备 | 第27-30页 |
| ·动物免疫、筛选方法的建立以及小鼠效价的测定 | 第30-31页 |
|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方法 | 第31-33页 |
| ·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及冻存 | 第33-34页 |
|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 第34页 |
|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 第34页 |
|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第34-35页 |
| ·单克隆抗体稳定性的鉴定 | 第35-36页 |
|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的鉴定 | 第36-37页 |
| ·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鉴定 | 第37-38页 |
| ·结果 | 第38-48页 |
| ·抗原制备 | 第38-40页 |
| ·间接ELISA 法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 | 第40-41页 |
|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单克隆抗体的筛选 | 第41页 |
| ·单抗腹水的纯化 | 第41-42页 |
| ·杂交瘤细胞上清、纯化单抗的效价测定 | 第42页 |
| ·单克隆抗体亚类的鉴定 | 第42-43页 |
|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鉴定 | 第43页 |
| ·杂交瘤细胞株稳定性的鉴定 | 第43-44页 |
|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 第44-46页 |
| ·单克隆抗体相对亲和力的测定 | 第46-47页 |
| ·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的分析 | 第47-48页 |
| ·讨论 | 第48-50页 |
| ·抗原 | 第48页 |
| ·免疫途径 | 第48页 |
| ·细胞融合 | 第48-49页 |
| ·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 第49页 |
|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 第49页 |
| ·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与亚型鉴定 | 第49-50页 |
| 第三章 反向乳胶凝集法检测A 型口蹄疫病毒抗原方法的初步应用 | 第50-57页 |
|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 ·抗原与单抗 | 第50页 |
| ·主要试剂 | 第50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 ·乳胶的处理 | 第50-51页 |
| ·抗体致敏乳胶最佳条件的确定 | 第51页 |
| ·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结果的判定 | 第51页 |
| ·致敏乳胶质量的检测 | 第51-52页 |
| ·结果 | 第52-54页 |
| ·抗体致敏乳胶最佳条件的确定 | 第52页 |
| ·最佳致敏时间的确定 | 第52-53页 |
| ·致敏乳胶质量的检测 | 第53-54页 |
| ·讨论 | 第54-57页 |
| ·乳胶凝集试验的建立 | 第54页 |
| ·乳胶的致敏 | 第54页 |
| ·自凝现象的排除 | 第54-55页 |
| ·致敏后乳胶的保存 | 第55页 |
| ·乳胶凝集试验的敏感性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