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相变型负极材料铜、镍系化合物的设计制备及改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2页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意义第14-15页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5-18页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15-16页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6-17页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7-18页
   ·锂离子电池的体系结构第18-24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9-22页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隔膜第22-23页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23-24页
   ·锂离子电池非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4-34页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第24-27页
     ·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第27-29页
     ·锂离子电池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第29-30页
     ·锂离子电池3d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第30-31页
     ·其他非碳负极材料第31-34页
   ·3d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34-39页
     ·钴的氧化物第34-35页
     ·铁的氧化物第35-36页
     ·锰的氧化物第36-37页
     ·镍的氧化物第37-38页
     ·铜的氧化物第38-39页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39-42页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第42-46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2-43页
     ·实验试剂第42-43页
     ·实验仪器第43页
   ·材料表征第43-44页
     ·物相分析第43页
     ·微观形貌分析第43-44页
     ·微观结构分析第44页
     ·元素分析第44页
   ·极片制作与电池装配第44-45页
     ·电极片的制作第44页
     ·电池的组装第44-45页
   ·电化学性能研究方法第45-46页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45页
     ·循环伏安测试(CV)第45页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第45-46页
第三章 不同纳米结构CuO粉体的制备及形貌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6-60页
   ·引言第46页
   ·不同形态CuO粉体的制备与表征第46-50页
   ·不同形态CuO的形成机理第50-51页
   ·不同形态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1-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纳米CuO、Cu_2O薄膜的制备及薄膜化处理对电化学性能的改善第60-80页
   ·引言第60页
   ·CuO纳米花薄膜第60-66页
     ·CuO纳米花薄膜的制备第60-61页
     ·CuO纳米花薄膜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61-62页
     ·CuO纳米花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第62-66页
   ·CuO纳米管薄膜第66-71页
     ·CuO纳米管薄膜的制备第66-67页
     ·CuO纳米管薄膜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67-69页
     ·CuO纳米管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第69-71页
   ·多孔有序的Cu_2O阵列薄膜第71-78页
     ·多孔有序Cu_2O阵列薄膜的制备第71-72页
     ·多孔有序Cu_2O阵列薄膜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72-74页
     ·多孔有序Cu_2O阵列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第74-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CuO、Cu_2O的表面改性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改善第80-104页
   ·引言第80页
   ·表面针状结构的CuO微米球第80-88页
     ·表面针状结构CuO微米球的制备第80-81页
     ·表面针状结构CuO微米球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81-83页
     ·表面针状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改善第83-88页
   ·核壳结构的Cu_2O/Cu微米球第88-94页
     ·核壳结构Cu_2O/Cu微米球的制备第88页
     ·核壳结构Cu_2O/Cu微米球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88-90页
     ·核壳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改善第90-94页
   ·表面包覆Ni的CuO纳米花薄膜第94-102页
     ·表面包覆Ni的CuO纳米花薄膜的制备第94-95页
     ·表面包覆Ni的CuO纳米花薄膜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95-98页
     ·表面Ni层对电化学性能的改善第98-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六章 CuO/MWCN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复合化处理对电化学性能的改善第104-116页
   ·引言第104页
   ·CuO/MWCN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04-105页
   ·CuO/MWCN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105-109页
   ·MWCNT的引入对电化学性能的改善第109-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七章 等级结构CuO材料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第116-136页
   ·引言第116页
   ·等级结构CuO材料的制备第116-118页
   ·等级结构CuO材料的电化学阻抗测试及图谱分析第118-133页
     ·循环伏安曲线和充放电曲线第118-120页
     ·电化学阻抗谱和等效电路模型第120-125页
     ·表面层电阻第125-127页
     ·电荷转移电阻第127-130页
     ·锂离子的扩散第130-133页
   ·CuO电极材料性能优化的理论方案第133-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八章 Ni_3P/Ni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36-168页
   ·引言第136页
   ·纳米Ni_3P/Ni致密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第136-148页
     ·纳米Ni_3P/Ni致密薄膜的制备第136-137页
     ·纳米Ni_3P/Ni致密薄膜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137-139页
     ·纳米Ni_3P/Ni致密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第139-148页
   ·单层Ni_3P/Ni多孔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第148-154页
     ·单层Ni_3P/Ni多孔薄膜的制备第148页
     ·单层Ni_3P/Ni多孔薄膜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148-150页
     ·多孔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改善第150-154页
   ·多层Ni_3P/Ni多孔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第154-166页
     ·多层Ni_3P/Ni多孔薄膜的制备第154页
     ·多层Ni_3P/Ni多孔薄膜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154-157页
     ·三维多孔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进一步改善第157-166页
   ·本章小结第166-168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168-172页
   ·结论第168-169页
   ·本论文创新之处第169-170页
   ·展望第170-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94页
致谢第194-196页
个人简历第196-19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98-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晶体硅太阳电池中的电学复合行为
下一篇:LiFePO4的碳包覆优化和中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