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选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者的单位背景 | 第11-12页 |
·单位具有长期执行GJB9001A 的丰富经验 | 第11页 |
·单位具有CMM 推行的较好成绩 | 第11-12页 |
·单位作为CMMI 军用标准的编制成员单位 | 第12页 |
·研究者对两套体系和项目管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 第12页 |
·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期望 | 第12页 |
·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2-14页 |
·组织层面质量管理文化和思想的碰撞问题 | 第13页 |
·执行层面颗粒度的不一致问题 | 第13页 |
·关键细节操作要求的冲突问题 | 第13-14页 |
·研究的预期目标 | 第14-15页 |
第二章 ISO9001 与CMM/CMMI 体系异同分析 | 第15-31页 |
·ISO9001 和CMM/CMMI 的起源 | 第15-18页 |
·ISO9001 的起源 | 第15-16页 |
·国家质量管理标准的历程 | 第16页 |
·CMM/CMMI 的起源 | 第16-18页 |
·GJB 9001A 和GJB 5000 内容的对比分析 | 第18-31页 |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说明 | 第18-20页 |
·CMM 模型关键过程域的目标说明 | 第20-22页 |
·GJB 9001A 和GJB 5000 模型关键过程域的对应概况 | 第22-24页 |
·质量管理体系和CMM/CMMI 理论基础的相似性 | 第24-25页 |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 第24页 |
·PDCA 循环 | 第24-25页 |
·GJB 9001A 和GJB 5000 核心思想的对照 | 第25页 |
·ISO9001 与CMM/CMMI 的差异 | 第25-31页 |
·应用领域的不同 | 第26-27页 |
·GJB9001A 的应用领域 | 第26页 |
·CMM/CMMI 的应用领域 | 第26-27页 |
·侧重点不同 | 第27-28页 |
·详细程度不同 | 第28页 |
·GJB 9001A 和GJB 5000 所有等级的差别 | 第28-31页 |
第三章 体系融合设计 | 第31-35页 |
·体系融合必要性分析 | 第31-33页 |
·人为割裂的内在冲突性 | 第31页 |
·软件和系统工程的密切相关性 | 第31-32页 |
·评估/评价的矛盾性 | 第32页 |
·体系的互补性 | 第32-33页 |
·体系融合的基本原则 | 第33-35页 |
·科研管理文化的统一性原则 | 第33-34页 |
·执行颗粒度的一致性原则 | 第34页 |
·体系完善的持续性原则 | 第34页 |
·项目管理要求的实践性原则 | 第34页 |
·新事物全面实践的探索性原则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体系融合实现 | 第35-53页 |
·责任机构的组织融合 | 第35页 |
·推进思路的理念融合 | 第35-36页 |
·管理要求的体系融合 | 第36-37页 |
·体系覆盖的要素融合 | 第37-38页 |
·项目类型和项目流程的规范融合 | 第38-42页 |
·项目管理的理念融合 | 第42页 |
·过程质量管理的执行融合 | 第42-43页 |
·分层控制的评审融合 | 第43-44页 |
·外包管理的要求融合 | 第44页 |
·配置管理的应用融合 | 第44-45页 |
·信息平台的使用融合 | 第45-47页 |
·配置项应用的扩展融合 | 第47-50页 |
·风险管理的控制融合 | 第50-51页 |
·运行监督的审核融合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