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钢领QPQ表面改性处理的耐磨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常用钢领及其表面技术 | 第10-11页 |
| ·QPQ 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QPQ 表面改性技术与相关技术的比较 | 第13-16页 |
| ·与高频淬火、整体淬火比较 | 第13-14页 |
| ·与渗碳和碳氮共渗比较 | 第14页 |
| ·与气体渗氮比较 | 第14-15页 |
| ·与电镀抗蚀性技术比较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QPQ 表面改性技术的基本机理 | 第17-27页 |
| ·氮化机理 | 第17-19页 |
| ·氧化机理 | 第19-24页 |
| ·金属高温氧化的基本过程 | 第19-20页 |
| ·金属氧化的动力学机理 | 第20-22页 |
| ·铁的氧化膜 | 第22-23页 |
| ·QPQ 处理中的氧化反应 | 第23-24页 |
| ·QPQ 处理后渗层的耐磨机理 | 第24-27页 |
| 第3章 实验研究 | 第27-33页 |
| ·QPQ 实验装置 | 第27-29页 |
| ·主要工艺设备 | 第27-28页 |
| ·低温氮化盐浴装置 | 第28页 |
| ·氧化盐浴装置 | 第28-29页 |
| ·试验材料 | 第29-30页 |
| ·工艺过程 | 第30-32页 |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 ·渗层的显微组织和成分分析 | 第32页 |
| ·渗层的显微硬度测定 | 第32页 |
| ·能谱分析 | 第32页 |
| ·台架试验 | 第32-33页 |
| 第4章 QPQ 渗层组织与性能 | 第33-48页 |
| ·QPQ 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33-35页 |
| ·渗层硬度梯度分布 | 第35-37页 |
| ·QPQ 处理后的渗层截面形貌分析 | 第37-39页 |
| ·能谱分析 | 第39-44页 |
| ·总谱图分析 | 第39-40页 |
| ·沿渗层深度分布的各元素含量梯度比较 | 第40-43页 |
| ·不同区域的各元素分布 | 第43-44页 |
| ·金相显微组织分析 | 第44-48页 |
| 第5章 纺织钢领台架试验及其耐磨机理研究 | 第48-54页 |
| ·台架试验条件 | 第48页 |
| ·台架试验结果 | 第48-49页 |
| ·试验结果 | 第48-49页 |
| ·磨损后扫描电镜图片分析 | 第49页 |
| ·纺织钢领及钢丝圈磨损机理分析 | 第49-52页 |
| ·纺织钢领的组织与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