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铜纳米线模板的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概述 | 第12页 |
·纳米材料的分类 | 第12-13页 |
·纳米颗粒 | 第12页 |
·纳米纤维 | 第12-13页 |
·纳米膜 | 第13页 |
·纳米复合材料 | 第13页 |
·二次自组装纳米材料 | 第13页 |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 第13-15页 |
·量子尺寸效应 | 第14页 |
·小尺寸效应 | 第14页 |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第14页 |
·表面效应 | 第14-15页 |
·介电限域效应 | 第15页 |
·纳米材料的性质 | 第15-16页 |
·磁学性质 | 第15页 |
·热学性质 | 第15页 |
·光学性质 | 第15-16页 |
·力学性质 | 第16页 |
·化学和生物性质 | 第16页 |
·纳米材料的检测与表征 | 第16-17页 |
·透射电镜 | 第16-17页 |
·扫描电镜 | 第17页 |
·X射线衍射 | 第17页 |
·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7-21页 |
·模板法 | 第19-20页 |
·溶剂热法/水热法 | 第20页 |
·气相反应法 | 第20-21页 |
·气-液-固法 | 第21页 |
·溶液-液-固法 | 第21页 |
·一些物理方法 | 第21页 |
·一维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 第21-22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牺牲模板法合成硒化铜纳米管及其性能表征 | 第23-36页 |
·前言 | 第23-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实验过程 | 第25-26页 |
·测试方法 | 第2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铜纳米线对硒化铜管形貌的影响 | 第26-28页 |
·碱性条件对硒粉溶解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29页 |
·不同硒源对反应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温度产物形态的影响 | 第30-31页 |
·产物的XRD和紫外图谱分析 | 第31-32页 |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海参状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36-54页 |
·前言 | 第36-39页 |
·氧化铜的制备方法 | 第36-38页 |
·纳米氧化铜的研究现状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实验原理 | 第39-40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实验步骤 | 第40-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2页 |
·铜纳米线对氢氧化铜形貌的影响 | 第42-43页 |
·反应时间对氢氧化铜形貌的影响 | 第43-45页 |
·表面活性剂对氢氧化铜的影响 | 第45-47页 |
·制备海参状纳米氧化铜实验的探索 | 第47-49页 |
·关于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