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吡啶衍生物@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符号说明第7-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第一节 双光子吸收的概况第11-13页
   ·双光子吸收的定义第11-13页
   ·双光子发展概况第13页
 第二节 双光子荧光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3-24页
   ·基础研究阶段第13-15页
   ·蓬勃发展阶段第15-24页
     ·非复合的有机双光子荧光材料第16-19页
     ·有机/无机复合双光子荧光材料第19-24页
 第三节 论文的设计思想第24-26页
 参考文献第26-31页
第二章 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1-58页
 引言第31页
 试剂第31页
 仪器第31页
 第一节 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第31-33页
   ·化合物L1的合成路线第31-32页
   ·化合物L2的合成路线第32页
   ·化合物L3的合成路线第32-33页
   ·化合物L4的合成路线第33页
 第二节 目标分子的合成与表征第33-47页
   ·化合物L1的合成步骤与表征第33-37页
   ·配体L2合成步骤和表征第37-41页
   ·配体L3合成步骤和表征第41-45页
   ·配体L4合成步骤和表征第45-47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47-53页
   ·关于Heck反应第47-49页
   ·三苯胺二甲酸二甲酯乙烯基吡啶的核磁讨论第49-53页
 第四节 晶体结构第53-56页
   ·单晶的培养与解析第54-55页
   ·晶体学数据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第三章 吡啶衍生物的光学性质第58-77页
 第一节 吡啶衍生物的单、双光子性质第58-67页
   ·吡啶衍生物的紫外光谱第59-62页
   ·吡啶衍生物的荧光光谱第62-67页
     ·单光子荧光第62-64页
     ·单光子荧光的量子产率第64-65页
     ·吡啶衍生物的双光子吸收和荧光性质第65-67页
 第二节 化合物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第67-69页
   ·理论计算第67-69页
 第三节 吡啶衍生物的单光子吸收和荧光识别金属离子研究第69-75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69页
   ·吡啶衍生物单光子吸收识别金属离子研究第69-73页
   ·吡啶衍生物单光子荧光识别金属离子研究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7页
第四章 吡啶衍生物的@SiO_2合成、表征及光学性质第77-103页
 引言第77页
 试剂第77页
 仪器第77页
 第一节 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第77-80页
   ·化合物L5的合成路线第77-78页
   ·化合物L6的合成路线第78页
   ·化合物L7的合成路线第78-79页
   ·化合物L8的合成路线第79-80页
   ·化合物L9的合成路线第80页
 第二节 目标分子的合成与表征第80-90页
   ·化合物L5的合成步骤与表征第80-83页
   ·化合物L6的合成步骤与表征第83-84页
   ·化合物L7的合成步骤与表征第84-87页
   ·化合物L8的合成步骤与表征第87-88页
   ·化合物L9的合成步骤与表征第88-90页
 第三节 目标分子的光学性质第90-97页
   ·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和单光子荧光光谱第90-94页
     ·吡啶衍生物@SiO_2的单光子吸收光谱第90-92页
     ·吡啶衍生物@SiO_2的单光子荧光光谱第92-94页
   ·吡啶衍生物@SiO_2的双光子吸收和荧光性质第94-97页
 第四节 目标分子的形貌特征第97-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03-105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均三嗪衍生物功能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下一篇:对苯醌电子转移的红外伏吸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