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济体及其政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引言 | 第14-4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4-22页 |
一、世界科技工业园区的兴起及其当代发展 | 第14-17页 |
二、中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及其战略需求 | 第17-22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5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25-4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25-34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34-41页 |
第四节 本文研究主题、问题与创新点 | 第41-44页 |
一、研究主题 | 第41-42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42-43页 |
三、创新点 | 第43-44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分析框架 | 第44-4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44-4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45-46页 |
三、分析框架 | 第46-47页 |
第一章 创新经济体的概念模型 | 第47-72页 |
第一节 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第47-66页 |
一、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解释 | 第47-52页 |
二、经济增长中技术、知识的含义 | 第52-61页 |
三、技术、知识与创新的关系 | 第61-66页 |
第二节 创新在空间和组织层面的一种实现方式 | 第66-72页 |
一、作为概念的创新经济体 | 第66-70页 |
二、创新经济体内涵的分析 | 第70-72页 |
第二章 理论推导——创新经济体的运行机制 | 第72-113页 |
第一节 创新经济体的系统分析 | 第72-84页 |
一、系统构成 | 第72-78页 |
二、运行环境 | 第78-81页 |
三、发展特征 | 第81-83页 |
四、主要功能 | 第83-84页 |
五、战略目标 | 第84页 |
第二节 创新经济体的经济运行 | 第84-99页 |
一、知识创生系统的闭路循环 | 第85-89页 |
二、产业经济系统的集群发展 | 第89-92页 |
三、创意经济 | 第92-98页 |
四、多元创新经济成分的发展机理 | 第98-99页 |
第三节 创新经济体的创新机制 | 第99-107页 |
一、创新的微观机制 | 第100-104页 |
二、网络的扩张:创新主体间有效的联系与合作 | 第104-107页 |
第四节 创新经济体的运行保障 | 第107-113页 |
一、政府的角色 | 第107-109页 |
二、创新政策 | 第109-110页 |
三、创新政策的理论依据 | 第110-113页 |
第三章 政策问题与情境分析 | 第113-142页 |
第一节 政策相关者及其规范结构 | 第113-131页 |
一、政策和政策相关者 | 第113-117页 |
二、政策相关者的主要活动 | 第117-122页 |
三、创新共同体及其规范 | 第122-131页 |
第二节 创新共同体与政策问题 | 第131-135页 |
一、创新共同体的政策启示 | 第131-133页 |
二、政策问题及其性质 | 第133-135页 |
第三节 嵌入性——政策情境分析 | 第135-142页 |
一、政策与制度的一般问题 | 第136-137页 |
二、中国政治模式与政策议程 | 第137-138页 |
三、创新经济体的嵌入 | 第138-142页 |
第四章 创新经济体的治理 | 第142-164页 |
第一节 创新的组织框架 | 第142-148页 |
一、政府体制的复杂结构 | 第142-144页 |
二、科技园区的管理体制、职能及特点 | 第144-145页 |
三、世界科技园区的管理体制 | 第145-146页 |
四、我国园区的组织形式 | 第146-148页 |
第二节 创新经济体的关系治理 | 第148-156页 |
一、治理的涵义及其在创新经济体中的反映 | 第149-151页 |
二、政治治理 | 第151-154页 |
三、网络治理 | 第154-155页 |
四、联合治理 | 第155-156页 |
第三节 创新经济体治理的具体思路 | 第156-164页 |
一、把握新时期园区发展内涵 | 第156-158页 |
二、制定新形势下产业划分方式 | 第158-161页 |
三、依靠产业需求促生创新动力 | 第161-163页 |
四、适时适度经营园区建设 | 第163-164页 |
第五章 创新经济体政策体系的构建 | 第164-185页 |
第一节 创新经济体的政策分析 | 第164-174页 |
一、政策要素分析 | 第164-168页 |
二、政策维度研究 | 第168-172页 |
三、政策体系构建 | 第172-174页 |
第二节 创新经济体的政策支持体系 | 第174-179页 |
一、创新经济体的政策支持 | 第174-177页 |
二、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分析 | 第177-179页 |
第三节 创新经济体发展的政策策略 | 第179-185页 |
一、知识创生政策措施 | 第179-180页 |
二、产业创新政策措施 | 第180-182页 |
三、创新服务政策措施 | 第182-185页 |
结语 | 第185-190页 |
第一节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185-187页 |
第二节 启示与借鉴 | 第187-188页 |
第三节 后续工作 | 第188-190页 |
参考文献 | 第190-204页 |
后记 | 第204-2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