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交易系统灾备分析与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概述 | 第9-10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业务持续管理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行业监管要求 | 第11-12页 |
·课题任务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灾备策略设计方法 | 第15-26页 |
·灾备方法论 | 第15-21页 |
·数据中心IT框架最佳实践模型 | 第21-23页 |
·数据中心IT服务要素模型 | 第23-24页 |
·业务-IT对应关系模型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现状评估与分析 | 第26-34页 |
·当前灾备成熟度评估 | 第26-29页 |
·两个中心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分析 | 第29-34页 |
·中国人寿研发中心 | 第30页 |
·中国人寿数据中心 | 第30-31页 |
·同城灾备中心的选址考虑 | 第31页 |
·风险的规避方案 | 第31-34页 |
第四章 灾备需求分析 | 第34-42页 |
·外部法规的恢复要求 | 第34-36页 |
·国家标准 | 第34-35页 |
·保险行业要求 | 第35-36页 |
·国际法规的要求 | 第36页 |
·内部业务的恢复要求 | 第36-40页 |
·业务中断的损失层面 | 第36-37页 |
·业务中断的损失试算法 | 第37-38页 |
·业务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参考案例研究与借鉴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灾备策略设计 | 第42-74页 |
·设计原则 | 第42页 |
·灾备级别的设计 | 第42-43页 |
·中国人寿灾备模式设计 | 第43-47页 |
·基础设施建设策略设计 | 第47-54页 |
·灾备中心基础设施 | 第47-49页 |
·基础设施的地理位置设计 | 第49-50页 |
·基础设施的建筑规格设计 | 第50-51页 |
·基础设施的空间配置 | 第51-54页 |
·网络连接建设策略设计 | 第54-58页 |
·网络建设设计原则 | 第54页 |
·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的连接设计模式 | 第54-56页 |
·中国人寿灾奋网络设计策略 | 第56-58页 |
·灾备模式策略设计 | 第58-66页 |
·两地三中心容灾架构比较 | 第58-61页 |
·两地三中心资源设计 | 第61-62页 |
·应用与技术层面 | 第62-63页 |
·应用连续性级别的划分设计 | 第63-66页 |
·组织与流程策略设计 | 第66-74页 |
·灾备职能架构设计 | 第66-70页 |
·灾备环境日常运维流程设计 | 第70页 |
·灾备恢复阶段流程 | 第70-72页 |
·灾难恢复的演练 | 第72页 |
·灾备恢复计划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4-75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4页 |
·问题和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