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图目录 | 第12-14页 |
表目录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7-27页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7-19页 |
·近零排放燃煤电站经济性研究概况 | 第19-2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主要单元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27-55页 |
·煤处理单元 | 第27-31页 |
·现有煤处理单元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27-28页 |
·煤处理单元数据 | 第28页 |
·新建煤处理单元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28-31页 |
·空气分离单元 | 第31-34页 |
·现有空分单元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31-32页 |
·空分单元数据 | 第32页 |
·新建空分单元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32-34页 |
·气化炉单元 | 第34-40页 |
·现有气化炉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34页 |
·气化炉单元数据 | 第34-37页 |
·新建气化炉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37-40页 |
·净化单元 | 第40-43页 |
·现有净化单元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40-41页 |
·净化单元数据 | 第41页 |
·新建净化单元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41-43页 |
·燃气轮机单元 | 第43-49页 |
·现有燃气轮机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43-44页 |
·更新燃气轮机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44页 |
·新建燃气轮机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44-47页 |
·用于IGCC的煤制气燃气轮机 | 第47-49页 |
·余热锅炉及蒸汽轮机单元 | 第49-52页 |
·蒸汽轮机 | 第49-50页 |
·余热锅炉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三章 中国IGCC电站经济性评价方法 | 第55-71页 |
·总资本需求框架 | 第55-58页 |
·现有IGCC电站预测框架 | 第55-58页 |
·中国IGCC电站总资本需求框架 | 第58页 |
·项目计划总投资 | 第58-62页 |
·静态投资 | 第58-61页 |
·动态投资 | 第61-62页 |
·项目计划总资金 | 第62页 |
·发电成本 | 第62-67页 |
·折旧费用 | 第63-64页 |
·运行维护费用 | 第64-66页 |
·燃料费用 | 第66-67页 |
·经济性评价平台 | 第67-70页 |
·经济性评价指标 | 第67页 |
·经济性评价程序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CO_2捕集单元成本模型和经济性评价方法 | 第71-83页 |
·CO_2捕集单元描述 | 第71页 |
·CO_2捕集单元投资成本预测模型 | 第71-77页 |
·变换模块 | 第72-74页 |
·吸收模块 | 第74-76页 |
·压缩模块 | 第76-77页 |
·CO_2捕集经济性评价方法 | 第77-81页 |
·经济性假定 | 第77-79页 |
·发电成本预测模型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五章 IGCC电站与近零排放煤基电站的经济性评价和政策研究 | 第83-111页 |
·基于不同气化技术的400MWe级IGCC电站技术方案 | 第83-85页 |
·基于不同气化技术的400MWe级IGCC电站经济性评价 | 第85-87页 |
·主要技术参数 | 第85-86页 |
·经济性评价结果 | 第86-87页 |
·400MWe级新建IGCC电站的敏感性分析 | 第87-92页 |
·当前阶段的敏感性分析 | 第87-90页 |
·技术进步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90-92页 |
·推动IGCC电站可行的政策建议 | 第92-98页 |
·成本核算方法 | 第92-93页 |
·贷款优惠政策 | 第93-95页 |
·税收优惠政策 | 第95-96页 |
·其他政策支持 | 第96-97页 |
·推进IGCC电站可行的政策组合 | 第97-98页 |
·近零排放煤基电站的政策研究 | 第98-108页 |
·捕集CO_2的经济性预测 | 第98-99页 |
·近零排放煤基电站的经济性评价 | 第99-101页 |
·封存、碳交易及碳税情景分析 | 第101-105页 |
·煤基电站CO_2捕集的决策点 | 第105-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5页 |
·结论 | 第111-113页 |
·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9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9-120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