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16页 |
一、祖国医学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认识 | 第10-11页 |
二、现代医学对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认识 | 第11-13页 |
(一) 药物治疗 | 第11-12页 |
(二) 非药物治疗 | 第12-13页 |
三、关于"内关"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文献研究 | 第13-15页 |
(一) 关于内关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现代临床研究 | 第13-14页 |
(二) 关于内关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现代基础研究 | 第14-15页 |
(三) 关于针刺内关的不良反应的报道 | 第15页 |
(四) 关于针刺内关手法的研究 | 第15页 |
四、总结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6-20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6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一) 研究方案设计 | 第16页 |
(二) 研究对象来源 | 第16页 |
(三) 目标疾病 | 第16页 |
(四) 诊断标准 | 第16-17页 |
(五)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六) 排除标准 | 第17页 |
(七) 退出标准 | 第17页 |
(八) 样本含量估计 | 第17页 |
(九) 试验措施 | 第17-18页 |
(十) 观察项目 | 第18-19页 |
(十一)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9页 |
(十二) 统计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0-26页 |
一、一般临床资料 | 第20-21页 |
(一)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中医症状积分情况分析 | 第20页 |
(二) 两组患者合并症情况分析 | 第20页 |
(三) 两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分析 | 第20-21页 |
(四) 两组患者平均心室率、血压情况分析 | 第21页 |
(五)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分布情况分析 | 第21页 |
二、研究结果 | 第21-26页 |
(一) 对中医症状疗效分析 | 第21-23页 |
(二) 抗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 第23-25页 |
(三) 不良反应分析 | 第25-26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26-29页 |
一、中医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认识 | 第26-27页 |
(一) 病因病机 | 第26页 |
(二) 辨证论治 | 第26-27页 |
二、针刺内关穴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选穴依据 | 第27-28页 |
(一) 针灸理论依据 | 第27页 |
(二) 机理研究依据 | 第27-28页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第28页 |
(一) 针刺内关穴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 第28页 |
(二) 针刺内关穴的抗心律失常疗效 | 第28页 |
(三) 针刺内关穴对血压的影响 | 第28页 |
(四) 不良反应 | 第28页 |
四、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附录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