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文献研究 | 第14-26页 |
一、代谢综合征的新认识 | 第14-15页 |
二、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一) 肝气郁滞证 | 第15-16页 |
(二) 痰湿壅盛证 | 第16-17页 |
(三) 瘀血阻络证 | 第17页 |
(四) 脾肾两虚证 | 第17-18页 |
三、肝气郁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 第18-20页 |
四、肝x受体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一) 肝x受体概述 | 第20页 |
(二) LXRs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 | 第20-23页 |
五、利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建立营养性高血压肥胖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一)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特性 | 第23页 |
(二) SHROB模型的应用 | 第23-24页 |
(三) 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四) 利用SHR大鼠建立营养性SHROB模型的优缺点 | 第25-26页 |
基础研究 | 第26-34页 |
一、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特征分析 | 第26-30页 |
(一) 材料和方法 | 第26-27页 |
(二) 结果 | 第27-30页 |
二、肝气郁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0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30页 |
(二) 结果 | 第30页 |
三、疏肝理气法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 | 第30-32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二) 结果 | 第31-32页 |
四、肝X受体在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 第32-34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二) 结果 | 第33-34页 |
临床研究 | 第34-45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34-36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34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34-35页 |
(三) 纳入标准 | 第35页 |
(四) 排除标准 | 第35-3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36页 |
(一) 观察指标 | 第36页 |
(二) 统计方法 | 第36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36-41页 |
(一) 各组间基本资料的比较 | 第36-38页 |
(二) 各组间测量指标的比较 | 第38-41页 |
四、讨论 | 第41-45页 |
(一) 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 | 第41-42页 |
(二) 疏肝理气法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 | 第42-43页 |
(三) 肝X受体在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 第43-44页 |
(四) 肝气郁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的临床研究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附录 | 第52-60页 |
附表1:临床观察表 | 第52-60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