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I和28S rDNA的叶蜂科昆虫分子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 ·叶蜂分子系统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 ·广腰亚目分子系统研究 | 第11-13页 |
| ·叶蜂科分子系统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系统发育分析中分子标记的选择 | 第17-19页 |
| ·线粒体基因 | 第17-18页 |
| ·核糖体基因 | 第18-19页 |
| ·核蛋白编码基因 | 第19页 |
| ·系统分析中分类单元的选择 | 第19-20页 |
| ·分子系统发育中常用的系统树构建方法 | 第20-21页 |
| ·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 第21-22页 |
| ·进化树的评估 | 第22-23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28页 |
| ·供试样本 | 第24-28页 |
| ·实验仪器、试剂 | 第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 ·DNA基因组的提取和检测 | 第28-29页 |
| ·PCR扩增和检测 | 第29-30页 |
| ·序列编辑 | 第30-34页 |
| ·序列拼接 | 第30页 |
| ·序列比对 | 第30-31页 |
| ·序列组成及特征分析 | 第31页 |
| ·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 第31页 |
| ·系统发育树的重建 | 第31-34页 |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8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扩增及测序 | 第34页 |
| ·叶蜂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4页 |
| ·PCR产物的检测 | 第34页 |
| ·28S rDNA序列数据分析 | 第34-38页 |
| ·28S rDNA核苷酸组成分析 | 第34-35页 |
| ·28S rDNA碱基替换分析 | 第35页 |
| ·28S rDNA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 第35-38页 |
| ·COI基因数据集序列组成分析 | 第38-44页 |
| ·COI基因核苷酸组成分析 | 第38-39页 |
| ·COI基因氨基酸组成与使用频率与分析 | 第39页 |
| ·COI基因碱基替换分析 | 第39-42页 |
| ·COI基因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 第42-44页 |
| ·28S & COI联合数据集分析 | 第44-48页 |
| ·28S & COI数据集核苷酸组成分析 | 第45页 |
| ·28S & COI数据集碱基替换分析 | 第45页 |
| ·28S & COI数据集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 第45-48页 |
| 4. 系统发育关系重建 | 第48-59页 |
| ·最大简约法建树 | 第48-52页 |
| ·距离法建树 | 第52-56页 |
| ·贝叶斯法建树 | 第56-59页 |
| 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9-64页 |
| ·两个分子标记在叶蜂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第59-60页 |
| ·不同方法构建的系统树比较 | 第60页 |
| ·分类单元对系统树拓扑结构的影响 | 第60页 |
| ·叶蜂科各亚科之间系统关系假设分析 | 第60-64页 |
| 6 结论 | 第64-66页 |
| ·叶蜂科系统关系假设 | 第64-65页 |
|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65页 |
| ·今后研究方向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 附录A 广腰亚目分类系统 | 第74-75页 |
| 附录B 叶蜂科分类系统 | 第75-76页 |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