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我国假释审理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我国假释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12-21页
 (一) 我国假释审理制度立法存在的问题第12-16页
  1. 假释审理适用条件过于严厉第12-13页
  2. 假释提起模式单一第13-14页
  3. 假释审理程序规定过于粗疏第14页
  4. 假释审理监督程序规定不力第14-15页
  5. 假释的撤销程序缺位第15-16页
 (二) 我国假释审理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16-18页
  1. 认定标准过于原则化第16页
  2. 审理形式化严重第16-17页
  3. 罪犯没有参与的权利第17页
  4. 罪犯缺少必要的救济途径第17-18页
  5. 检察机关缺乏有效的监督第18页
 (三) 我国假释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8-21页
  1. 传统重刑主义思想影响第18-19页
  2. 假释制度缺乏政策的支持第19页
  3. 假释适用率过低第19页
  4. 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第19-21页
二、完善我国假释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1-27页
 (一) 完善我国假释审理制度的必要性第21-24页
  1. 通过完善假释审理制度,维护人权第21页
  2. 通过完善假释审理制度,维护司法公正第21-22页
  3. 通过完善假释审理制度,遏制司法腐败第22页
  4. 假释比例增加的趋势,使完善假释审理制度急迫而必要第22-24页
 (二) 完善假释审理制度的可行性第24-27页
  1. 假释公开审理的试点,提供了实践基础第24-25页
  2. “三五纲要”的提出,提供了政策支持第25页
  3. “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持第25-27页
三、我国假释审理制度的完善第27-44页
 (一) 假释决定机关争议探讨第27-32页
  1. 两种观点的主要内容第27-28页
  2. 对两种观点的评析第28-31页
  3. 结论:由法院对假释案件进行审理第31-32页
 (二) 建立假释审前罪犯人格调查制度第32-33页
 (三) 假释案件审理的地点第33-34页
 (四) 完善对“特殊人群”的假释审理制度第34-35页
 (五) 完善假释的审理程序第35-39页
  1. 假释禁止条件的修改第35-36页
  2. 假释案件审理的启动权修改第36-37页
  3. 服刑人员出庭参加审理第37-38页
  4. 被害人参加假释案件审理第38页
  5. 假释案件审理庭前准备程序第38-39页
 (六) 完善我国假释案件审理中检察机关的监督程序第39-41页
 (七) 完善我国假释审理制度中服刑人员救济制度第41-42页
 (八) 完善我国假释审理制度的撤销程序第42-44页
  1. 两个实体问题的完善第42页
  2. 对假释期内发现漏罪和新罪程序问题的建议第42-43页
  3. 因违规而撤销假释问题的建议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前科消灭
下一篇:单位犯罪刑罚适用中的重要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