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 言 | 第10-13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IGRA 的理论和基础研究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17页 |
·材料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主要试剂 | 第13-14页 |
·主要仪器 | 第14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14-16页 |
·收集标本 | 第15页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 第15页 |
·体外ELISPOT 方法检测γ-干扰素分泌性T 淋巴细胞 | 第15-16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6-17页 |
第3章 结 果 | 第17-20页 |
·IGRA 稳定性的评估 | 第17-18页 |
·各组IGRA 结果 | 第18-20页 |
·总的IGRA 阳性率与PPD 阳性率比较(表1) | 第18页 |
·各组IGRA 阳性率比较(表2) | 第18-19页 |
·工作年限≥3 年的结核病专业人员阳性结果分布情况(表3) | 第19-20页 |
第4章 讨 论 | 第20-25页 |
·对于IGRA 的质量控制 | 第20-21页 |
·对于阳性结果的解释 | 第21页 |
·IGRA 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筛查价值 | 第21-22页 |
·结核病专业人员及家属密切接触者与非密切接触组的比较 | 第22页 |
·结核病专业人员不同工作年限阳性率的比较 | 第22-23页 |
·加强和健全结核病职业生物安全防范规范的重要性 | 第23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3-2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5页 |
·展望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综述 | 第30-39页 |
论著 | 第39-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