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扩展的ETL技术研究与工具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ETL 技术简介 | 第11-14页 |
·ETL 过程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ETL 工具的功能 | 第12-13页 |
·ETL 流程概述 | 第13-14页 |
·课题来源和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31页 |
·数据仓库 | 第17-20页 |
·工作流 | 第20-23页 |
·工作流管理系统 | 第21-22页 |
·工作流技术在ETL 过程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元数据管理 | 第23-25页 |
·元数据对ETL 过程的作用 | 第23-24页 |
·CWM 及其对ETL 过程的支持 | 第24-25页 |
·数据质量保证 | 第25-27页 |
·实时ETL 技术 | 第27页 |
·软件组件技术 | 第27-28页 |
·ETL 工具产品概述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ETL工作流活动优先级 | 第31-45页 |
·ETL 过程的概念模型 | 第31-34页 |
·ETL 概念模型的组成 | 第31-32页 |
·ETL 概念建模例子 | 第32-33页 |
·建立ETL 概念模型的过程 | 第33-34页 |
·ETL 过程的逻辑模型 | 第34-36页 |
·ETL 逻辑模型的组成 | 第34-35页 |
·ETL 逻辑建模例子 | 第35-36页 |
·ETL 工作流活动优先级的确定 | 第36-39页 |
·ETL 工作流的并行执行 | 第39-42页 |
·ETL 工作流并行执行实验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总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可扩展的ETL工具原型exETL的设计 | 第45-67页 |
·exETL 的设计目标 | 第45-47页 |
·exETL 的总体架构设计 | 第47-49页 |
·exETL 工作流引擎模块设计 | 第49-53页 |
·ETL 工作流组成元素 | 第49-50页 |
·ETL 工作流的状态转换 | 第50-52页 |
·ETL 工作流引擎工作过程 | 第52-53页 |
·exETL 组件模块架构设计 | 第53-58页 |
·ETL 组件的类构成 | 第54-55页 |
·用户操作界面类 | 第55页 |
·元数据管理类 | 第55-56页 |
·执行器类 | 第56-57页 |
·组件管理器类 | 第57-58页 |
·数据抽取组件设计 | 第58-60页 |
·转换组件与清洗组件设计 | 第60-64页 |
·数据转换组件的设计 | 第60-62页 |
·数据清洗组件的设计 | 第62-64页 |
·增量组件设计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ETL工具原型exETL的实现与测试 | 第67-72页 |
·exETL 开发与测试环境说明 | 第67页 |
·exETL 的实现说明 | 第67-70页 |
·创建组件的步骤 | 第67-68页 |
·不同数据库之间数据迁移的实现 | 第68-70页 |
·ETL 组件运行时的动态加载与卸载 | 第70页 |
·ETL 过程模型正确性实验 | 第70-7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