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尾矿污染 | 第12-15页 |
·概况 | 第12页 |
·尾矿带来的环境危害 | 第12-13页 |
·尾矿的污染 | 第13页 |
·我国尾矿治理与综合利用现状 | 第13-15页 |
·微生物浸矿作用 | 第15-25页 |
·Acid Mine Drainage环境中的微生物 | 第15-16页 |
·氧化亚铁硫杆菌 | 第16-17页 |
·生物氧化作用 | 第17页 |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7-18页 |
·细菌浸矿机理 | 第18-23页 |
·TETA对矿物的钝化机理 | 第23-24页 |
·硫化矿对浸矿细菌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研究现状 | 第25页 |
·酸性矿山废水的控制方法 | 第25-27页 |
·表面钝化法的研究现状 | 第27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一株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分离鉴定 | 第29-40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9页 |
·样品来源 | 第29-30页 |
·培养基 | 第30页 |
·分析方法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细菌的分离纯化 | 第30-31页 |
·细菌的保存 | 第31页 |
·基因组提取、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及分析 | 第31-32页 |
·细菌生理特性分析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9页 |
·DBS-8 菌的形态特征 | 第33-34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34页 |
·细菌最佳生长条件及限制性生长因素 | 第34-37页 |
·细菌对亚铁离子和硫单质的氧化能力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TETA钝化膜抗化学及生物氧化模拟实验 | 第40-49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菌种 | 第40页 |
·样品组成分析 | 第40页 |
·分析及各指标计算方法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40-41页 |
·TETA钝化膜对重金属的抑制效果 | 第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1-48页 |
·TETA对不同重金属溶出的抑制效果 | 第41-44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 | 第44-46页 |
·浸矿体系中pH值变化 | 第46-47页 |
·浸矿体系中Eh值变化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