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光期高温与暗期高温对水稻米质和籽粒蛋白表达影响的差异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1. 前言第13-2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23页
     ·水稻籽粒的发育及其蛋白质的功能第13-16页
     ·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淀粉合成关键酶的影响第16-18页
     ·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对品质的影响第18-22页
       ·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碾磨品质的影响第18-19页
       ·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对外观品质的影响第19-20页
       ·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第20-21页
       ·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对营养品质的影响第21-22页
     ·灌浆结实期高温影响稻米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第22-23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3-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32页
   ·实验材料第24-25页
   ·高温处理与样品采集第25页
   ·籽粒鲜重和稻米品质的测定第25-26页
   ·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第26-32页
     ·蛋白质提取第26页
     ·样品预处理第26页
     ·第一向等电聚焦(IEF)第26-27页
     ·胶条的平衡第27页
     ·第二向SDS-PAGE垂直电泳第27页
     ·蛋白凝胶染色第27-28页
     ·凝胶扫描和图像分析第28页
     ·蛋白质点的切取、脱色与胶内酶解第28页
       ·蛋白质点的切取第28页
       ·脱色与胶内酶解第28页
     ·质谱分析与数据库检索第28-29页
       ·MALDI-TOF MS质谱分析第28-29页
       ·MALDI-TOF/TOF MS质谱分析第29页
       ·LTQ-ESI-MS/MS质谱分析第29页
     ·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分析第29-31页
       ·RNA的提取与反转录第29-30页
       ·引物设计与qRT-PCR第30页
       ·qRT-PCR的数据分析第30-31页
     ·统计学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1-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60页
   ·灌浆期暗期高温和光期高温对水稻籽粒鲜重、直链淀粉量和稻米品质的差异影响第32-35页
     ·对籽粒鲜重的差异影响第32-33页
     ·对直链淀粉量的差异影响第33页
     ·对稻米品质的差异影响第33-35页
   ·通过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蛋白质的鉴定第35-36页
   ·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分析和分类第36-39页
   ·与光期高温相比,灌浆期水稻籽粒暗期高温响应蛋白的表达变化类型第39-44页
   ·水稻灌浆期响应高温的籽粒蛋白同源异构体的表达变化第44-45页
     ·PPDK第44页
     ·支链淀粉酶(pullulanase)第44-45页
     ·含stress responsive alpha-beta(A/B)barrel结构域蛋白第45页
   ·水稻灌浆期高温处理对胁迫与防御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5-55页
   ·对胁迫与防御蛋白编码基因的QRT-PCR分析第55-60页
     ·RNA和cDNA质量评价第55页
     ·qRT-PCR反应条件优化第55-56页
     ·基因表达的相对定量分析第56-60页
       ·目标基因的表达模式第56-60页
       ·目标基因的表达变化类型第60页
4. 讨论第60-69页
   ·温度选择和设置第60-61页
   ·灌浆期光期高温和暗期高温对稻米品质的差异影响第61-62页
   ·双向电泳可靠性比较第62-63页
   ·灌浆期籽粒蛋白PPDK和支链淀粉酶同源异构体对高温的响应第63-65页
     ·PPDK第63-64页
     ·支链淀粉酶第64-65页
   ·胁迫与防御蛋白第65-67页
     ·H型硫氧还蛋白第65-66页
     ·过氧化物氧还酶第66页
     ·其它胁迫与防御蛋白第66-67页
     ·转录分析第67页
   ·功能未知蛋白第67-69页
5. 结论与下一步研究的思考第69-71页
   ·结论第69-70页
   ·下一步研究的思考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第84-93页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八仙花和艳果金丝桃再生与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下一篇:不同耐铝型小麦品种耐铝差异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