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基于内模控制技术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

中文摘要第1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1页
   ·选题背景第8页
   ·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第8-9页
     ·协调控制系统常用控制方法第8-9页
     ·协调控制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第9页
   ·内模控制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10-11页
第二章 单元机组动态特性分析第11-19页
   ·单元机组的运行方式第11-12页
   ·单元机组动态数学模型分析第12-16页
     ·炉内燃烧与传热过程第13-14页
     ·管道传热过程第14-15页
     ·汽轮机的做功过程第15-16页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对象动态特性第16-18页
     ·锅炉燃烧率B 阶跃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第16-17页
     ·汽轮机调节阀开度μ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第19-27页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概述第19-21页
     ·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第19-20页
     ·协调控制系统的组成第20-21页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第21-26页
     ·锅炉跟随负荷控制方式(BF 方式)第21-22页
     ·汽轮机跟随负荷控制方式(TF 方式)第22-24页
     ·机炉负荷协调控制方式(CCS 方式)第24-26页
       ·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第24-25页
       ·以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第25页
       ·机炉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四章 内模控制研究第27-36页
   ·内模控制简介第27-33页
     ·内模控制的结构第27-28页
     ·内模控制的主要性质第28-30页
     ·内模控制器的设计第30-32页
       ·稳定控制器设计第31-32页
       ·反馈通道和前置通道滤波器的设计第32页
     ·仿真研究第32-33页
   ·积分型对象的内模控制第33-35页
   ·二自由度内模控制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滞后系统的内模控制第36-44页
   ·滞后系统的内模控制原理第36-37页
   ·滞后系统的内模控制仿真第37-38页
   ·大迟延被控对象的自适应内模控制第38-43页
     ·系统辨识和控制器参数修正第39-42页
     ·控制器参数的修正算法第42页
     ·仿真结果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六章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多模型内模控制第44-57页
   ·多模型控制简介第44-46页
     ·多模型控制的基本原理第44-45页
     ·模型调度策略第45-46页
       ·基于加权策略的多模型控制第45页
       ·基于切换原则的多模型控制第45-46页
     ·多模型控制的鲁棒性和稳定性第46页
   ·基于加权形式的控制器综合第46-49页
     ·基于加权形式的多模型控制的基本结构第47页
     ·基于加权控制算法研究第47-49页
       ·基于后验概率的加权算法第47页
       ·基于相对残差的加权算法第47-48页
       ·基于性能指标的加权算法第48-49页
   ·基于多模型内模控制协调控制系统设计第49-56页
     ·协调控制系统的解耦设计第49页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解耦第49-51页
     ·机炉负荷模型的串联前补偿结构解耦第51-53页
     ·机炉负荷控制的多模型内模仿真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七章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视界”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的数字化远程电能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