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盾壳霉产生抗真菌物质的调控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词表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5页
 1 核盘菌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核盘菌及其作物菌核病第14页
   ·核盘菌的致病因子第14-15页
   ·菌核病的防治第15-16页
   ·生物防治第16-17页
 2 盾壳霉的研究进展第17-21页
   ·盾壳霉的生物学特性第17页
   ·盾壳霉的分布及多样性第17-18页
   ·盾壳霉的生态学研究第18-19页
   ·盾壳霉对菌核病的生物防治效果第19页
   ·盾壳霉防治核盘菌的主要机制第19-20页
   ·盾壳霉降解草酸的研究第20-21页
   ·盾壳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21页
 3 真菌产生抗生素或毒素的研究第21-22页
 4 环境pH调控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受环境pH调控的基因第22-23页
   ·pH调控的分子机理第23-24页
 5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碳氮源与环境pH值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25-4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5-29页
   ·供试菌株第25页
   ·培养基第25-26页
   ·试剂第26页
   ·仪器与设备第26页
   ·盾壳霉培养物滤液对核盘菌菌生长抑制作用的测定第26页
   ·碳源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26-27页
   ·碳源与环境pH值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27页
   ·氮源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27-28页
   ·氮源与环境pH值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28页
   ·盾壳霉寄生核盘菌过程中AFS的产生第28-29页
   ·核盘菌菌丝或菌核提取物作为营养物质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29页
   ·数据统计第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8页
   ·碳源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29-31页
   ·碳源与环境pH值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31-33页
   ·氮源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33-34页
   ·氮源与环境pH值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34-36页
   ·盾壳霉寄生核盘菌过程中AFS的产生第36-37页
   ·核盘菌菌丝或菌核提取物作为营养物质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37-38页
 3 讨论第38-40页
第三章 酸性环境对盾壳霉产生AFS及对AFS活性的影响第40-4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0-43页
   ·菌株第40页
   ·培养基第40页
   ·试剂第40-41页
   ·仪器与设备第41页
   ·盾壳霉培养物滤液对核盘菌菌生长抑制率的测定第41页
   ·盐酸营造的酸性环境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41页
   ·环境pH值对AFS活性的影响第41-42页
   ·盾壳霉分生孢子在草酸出现时的防病效果第42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42-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盐酸营造的酸性环境对盾壳霉产生AFS的影响第43-44页
   ·环境pH值对盾壳霉AFS活性的影响第44-45页
   ·盾壳霉分生孢子在草酸出现时的防病效果第45-47页
 3 讨论第47-49页
第四章 环境pH值调控盾壳霉产生AFS的分子机理第49-6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0-54页
   ·供试菌株第50页
   ·培养基第50页
   ·试剂第50-51页
   ·仪器与设备第51页
   ·核酸的提取第51页
   ·盾壳霉pacC同源序列的克隆第51-52页
   ·盾壳霉cmpacC基因全长的克隆第52页
   ·Southern杂交分析第52-54页
   ·cmpacC基因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第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63页
   ·盾壳霉中pacC基因同源片段的克隆第54-56页
   ·盾壳霉中pacC同源基因5'末端的克隆第56页
   ·盾壳霉中pacC同源基因3'末端序列的克隆第56-57页
   ·盾壳霉pacC同源基因序列拼接第57-58页
   ·Southern杂交分析第58-59页
   ·cmpacC序列分析第59-62页
   ·cmpacC基因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第62-63页
 3 讨论第63-64页
第五章 cmpacC的表达模式分析及启动子克隆第64-8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5-73页
   ·供试菌株第65页
   ·培养基第65页
   ·试剂第65-66页
   ·仪器与设备第66页
   ·核酸的提取第66页
   ·盾壳霉actin同源片段的克隆第66-67页
   ·cmact1序列分析第67页
   ·不同环境pH下cmpacC,cmch1或cmg1的表达模式分析第67-69页
   ·cmpacC基因侧翼序列的克隆第69-7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3-78页
   ·盾壳霉actin基因同源片段的克隆及分析第73-75页
   ·不同环境pH下cmpacC,cmch1或cmg1的表达模式第75-76页
   ·cmpacC侧翼序列的克隆及分析第76-78页
 3 讨论第78-80页
第六章 盾壳霉cmcre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第80-9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80-85页
   ·供试菌株第80-81页
   ·培养基第81页
   ·试剂第81页
   ·仪器与设备第81页
   ·盾壳霉creA同源基因的克隆第81-82页
   ·cmcreA 3'末端序列的克隆第82页
   ·cmcreA序列分析第82-83页
   ·cmcreA的表达模式分析第83-8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5-89页
   ·盾壳霉creA基因同源片段的克隆第85页
   ·cmcreA基因cDNA 3'末端序列的克隆第85-86页
   ·cmcreA的序列分析第86-87页
   ·cmcreA的表达模式分析第87-89页
 3 讨论第89-90页
第七章 cmpalF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验证第90-10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90-100页
   ·供试菌株第90页
   ·培养基第90-91页
   ·试剂第91-92页
   ·仪器与设备第92页
   ·PCR产物纯化第92页
   ·PCR产物加A第92-93页
   ·质粒提取第93页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93页
   ·农杆菌感受态的热击转化第93-94页
   ·cmpalF的敲除第94-98页
   ·cmpalF敲除突变体对环境pH的适应第98-99页
   ·cmpalF对盾壳霉抗真菌物质产生的影响第99页
   ·cmpalF对cmpacC表达的影响第99-100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10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0-106页
   ·cmpalF的敲除第100-102页
   ·cmpacF敲除突变体对环境pH的适应第102-103页
   ·cmpalF对盾壳霉产生抗真菌物质的影响第103-105页
   ·cmpalF对cmpacC表达的影响第105-106页
 3、讨论第106-108页
第八章 环境pH值诱导盾壳霉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第108-12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08-112页
   ·供试菌株第108-109页
   ·培养基第109页
   ·试剂第109页
   ·仪器设备第109页
   ·盾壳霉菌丝的培养和收集第109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和筛选第109-110页
   ·数据处理的步骤第110-111页
   ·标签的基因注释、标准化和确定基因表达量返回信息分析流程第111-112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112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第11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12-120页
   ·盾壳霉不同环境pH值下菌丝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第112-113页
   ·测序评估第113-117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117-118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第118-119页
   ·与盾壳霉产生抗真菌物质相关的差异表达的基因第119-120页
 3 讨论第120-121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121-124页
 1 结论第121-122页
 2 展望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附录1 盾壳霉DNA提取第137-138页
附录2 盾壳霉总RNA提取第138-139页
附录3 PCR扩增DNA片段的回收与纯化第139-140页
附录4 PCR扩增产物的克隆测序第140-142页
附录5 5'末端序列的克隆(5'RACE)第142-147页
附录6 3'末端序列的克隆(3'RACE)第147-150页
附录7 cmpacC及其侧翼序列第150-153页
附录8 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的文章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间钻头蛛体内Wolbachia的分子检测及对宿主生殖的影响
下一篇:马铃薯Y病毒新变异株系的克隆鉴定及马铃薯—病毒互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