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的实时定位系统的研究

目录第1-9页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9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研究技术现状第14-17页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现状第14-15页
     ·射频识别定位技术现状第15-17页
   ·论文的研究工作与贡献第17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射频识别实时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9-33页
   ·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9-21页
   ·实时定位的基本理论第21-27页
     ·伪码测距理论第22-24页
     ·多点定位理论第24-27页
   ·基于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的实时定位系统第27-32页
     ·射频识别实时定位技术的可行性分析第27-29页
     ·射频识别实时定位技术的系统方案第29-31页
     ·技术难点与预期解决方案第31-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系统链路特性分析与系统架构设计第33-54页
   ·射频识别实时定位系统的功率传输第33-39页
     ·路径损耗特性分析第33-35页
     ·标签反射特性分析第35-39页
   ·系统链路特性分析与系统指标计算第39-44页
     ·链路特性分析第39-42页
     ·系统指标计算第42-44页
   ·系统的前端架构设计第44-53页
     ·载波泄漏对消的射频前端第45-47页
     ·系统的发射机架构设计第47-49页
     ·系统的接收机架构设计第49-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射频识别实时定位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第54-80页
   ·测距码及其相关性研究第54-61页
     ·测距码的结构第54-55页
     ·测距码的时频特性第55-58页
     ·测距码的相关性第58-60页
     ·测距码的截短特性第60-61页
   ·射频识别实时定位系统的同步第61-66页
     ·系统的同步问题第61页
     ·测距码的同步捕获第61-64页
     ·测距码的同步跟踪第64-66页
   ·射频识别实时定位系统的测距精度第66-79页
     ·系统白噪声下的测距精度第66-70页
     ·测距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0-75页
     ·提高测距精度的技术第75-79页
   ·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射频识别实时定位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第80-100页
   ·发射机的设计与性能分析第80-86页
     ·测距码的设计第80-81页
     ·升余弦滤波与希尔伯特变换第81-83页
     ·量化与重构第83-84页
     ·发射机的IQ失配第84-85页
     ·发射机的噪声和线性度第85-86页
   ·接收机的设计与性能分析第86-92页
     ·接收机的噪声与线性度第86-87页
     ·接收机的相位噪声第87-89页
     ·接收机的IQ失配第89-91页
     ·接收机的直流偏移第91-92页
   ·数字基带的设计与性能分析第92-99页
     ·数字基带信号处理第92-93页
     ·有效PN序列的检测第93-95页
     ·系统同步与环路控制第95-96页
     ·相关器的设计第96-99页
   ·小结第99-100页
第六章 射频识别实时定位系统的系统仿真第100-115页
   ·系统仿真的意义和方法第100-102页
     ·系统仿真的意义第100页
     ·频域仿真方法第100-101页
     ·时域仿真方法第101-102页
   ·系统的频域仿真第102-107页
     ·载波泄漏对消的频域仿真第102-104页
     ·发射机频域仿真第104-106页
     ·接收机频域仿真第106-107页
   ·系统的时域仿真第107-114页
     ·基带复包络仿真第108-112页
     ·系统仿真与验证第112-114页
   ·小结第114-115页
第七章 实时定位系统的硬件实现与系统验证第115-140页
   ·读写器前端的硬件实现第115-122页
     ·载波泄漏对消的实现第115-117页
     ·读写器收发机的实现第117-122页
   ·标签模拟器的硬件实现第122-123页
   ·实时定位系统的原型机与测试方案第123-128页
     ·实时定位系统的原型机第124-125页
     ·实时定位系统的测试方案第125-128页
   ·测试结果与系统验证第128-139页
     ·有线测试与结果分析第128-133页
     ·无线测试与系统验证第133-139页
   ·小结第139-140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40-143页
   ·总结第140-142页
   ·展望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2页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待)发表的论文第152-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医学图像处理
下一篇:基于多项式展开的弥散张量图像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