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小波SVM的P2P流量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P2P 概述第10-15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2章 P2P 流量识别技术分析第21-26页
   ·基于端口的识别方法第21-22页
   ·基于流量特征的识别方法第22页
   ·基于深层数据包识别方法第22-24页
   ·基于机器学习的识别方法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基于SVM 的P2P 流量识别模型第26-40页
   ·支持向量机技术第26-32页
     ·支持向量机分类超平面线性可分情况第26-28页
     ·支持向量机分类超平面线性不可分情况第28-30页
     ·特征空间和常见的三种核函数第30-31页
     ·基于支持向量机识别技术的优点第31-32页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P2P 流量识别模型第32-33页
   ·特征向量的选取第33-39页
     ·数据包层面特征分析第34-36页
     ·网络流层面特征分析第36-37页
     ·连接层面特征分析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基于小波SVM 的P2P 流量识别模型第40-53页
   ·引言第40页
   ·小波分析理论基础第40-45页
     ·多尺度分析第41-42页
     ·小波函数和尺度函数的频率特性第42-43页
     ·连续小波变换第43-44页
     ·常见的小波函数第44-45页
   ·小波支持向量机识别模型第45-48页
     ·构造支持向量机核函数的条件第45-46页
     ·构造Mexican hat 小波支持向量机核函数第46-47页
     ·小波支持向量机识别步骤第47-48页
   ·小波支持向量机训练算法第48-52页
     ·支持向量机增量训练算法第49-50页
     ·小波支持向量机P2P 流量识别的Boosting 算法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实验及数据分析第53-58页
   ·实验目的和标准第53页
   ·实验环境和实验步骤第53-54页
   ·实验数据第54-56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eb容器OSGi化框架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GIS的虚拟校园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