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3.1 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1.3.2 平衡计分卡的实践研究 | 第12-14页 |
1.3.3 门窗行业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4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1.1 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绩效评价的方法 | 第17-18页 |
2.2 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2.2.1 平衡计分卡的内涵 | 第18-19页 |
2.2.2 平衡计分卡的优点 | 第19-20页 |
3 A节能门窗企业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0-24页 |
3.1 A节能门窗企业的概况 | 第20页 |
3.1.1 A节能门窗企业简介 | 第20页 |
3.1.2 A节能门窗企业组织结构 | 第20页 |
3.2 A节能门窗企业的绩效评价现状 | 第20-21页 |
3.3 A节能门窗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1-22页 |
3.3.1 绩效评价的目的缺乏战略性 | 第21-22页 |
3.3.2 绩效评价以财务指标为主,忽略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 | 第22页 |
3.4 平衡计分卡应用于A节能门窗企业的必要性 | 第22页 |
3.5 平衡计分卡应用于A节能门窗企业的可行性 | 第22-24页 |
4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A节能门窗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第24-41页 |
4.1 A节能门窗企业战略目标分析 | 第24-26页 |
4.1.1 A节能门窗企业SWOT分析 | 第24-26页 |
4.1.2 A节能门窗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 | 第26页 |
4.2 A节能门窗企业战略地图构建 | 第26-27页 |
4.3 A节能门窗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第27-30页 |
4.3.1 财务维度 | 第27-28页 |
4.3.2 客户维度 | 第28-29页 |
4.3.3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 第29页 |
4.3.4 学习与成长维度 | 第29-30页 |
4.4 构建A节能门窗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1页 |
4.5 引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第31-36页 |
4.5.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31-32页 |
4.5.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2页 |
4.5.3 计算权重 | 第32-33页 |
4.5.4 一致性检验 | 第33页 |
4.5.5 二级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第33-36页 |
4.6 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 第36-41页 |
4.6.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第36页 |
4.6.2 确定被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 第36页 |
4.6.3 建立评价集 | 第36页 |
4.6.4 确定隶属度,建立模糊判断矩阵 | 第36-38页 |
4.6.5 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 第38-40页 |
4.6.6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0页 |
4.6.7 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41-4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5.1.1 为A节能门窗企业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合理的 | 第41页 |
5.1.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A节能门窗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 第41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1-42页 |
5.2.1 借助国家政策,扩大企业规模 | 第41页 |
5.2.2 优化订单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 | 第41-42页 |
5.2.3 加强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 | 第42页 |
5.2.4 提高员工技术水平,为企业留住优秀人才 | 第42页 |
5.3 研究局限性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一 | 第46-49页 |
附录二 | 第49-50页 |
附录三 | 第50-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