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含磷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8-19页 |
1.2.1 合成含磷聚合物的常用方法 | 第9页 |
1.2.2 含磷聚合物的应用 | 第9-19页 |
1.2.2.1 阻燃 | 第9-12页 |
1.2.2.2 牙科修复 | 第12-14页 |
1.2.2.3 生物医学 | 第14-17页 |
1.2.2.4 燃料电池 | 第17-19页 |
1.3 开环易位聚合(ROMP) | 第19-23页 |
1.3.1 ROMP的概况 | 第19-20页 |
1.3.2 ROMP的机理 | 第20-21页 |
1.3.3 RONP涉及的单体 | 第21-22页 |
1.3.4 ROMP常用的催化剂 | 第22-23页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23-26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3 创新点 | 第24-26页 |
2 利用ROMP合成含磷均聚、共聚物T_g调控、阻燃及光刻 | 第26-5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6-36页 |
2.1.1 基本实验试剂 | 第26-29页 |
2.1.2 基本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1.3 溶剂的纯化及干燥 | 第30页 |
2.1.4 单体的制备 | 第30-32页 |
2.1.4.1 环戊二烯的制备 | 第31页 |
2.1.4.2 单体二乙基-5-降冰片烯-2-基3膦酸酯(NBDEP,1)的合成 | 第31-32页 |
2.1.4.3 单体5-甲基二环[2.2.1]庚-2-烯-5-羧酸缩水甘油酯(NBMCE,2)的合成 | 第32页 |
2.1.5 均聚物和共聚物的制备 | 第32-35页 |
2.1.5.1 均聚物HP1-5的合成 | 第33-34页 |
2.1.5.2 无规共聚物CP2-5的合成 | 第34-35页 |
2.1.6 膦酸酯的水解 | 第35-36页 |
2.1.7 阻燃实验 | 第36页 |
2.1.8 光刻实验 | 第36页 |
2.1.8.1 聚合物薄膜样品的制备 | 第36页 |
2.1.8.2 表面微阵列 | 第36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6-48页 |
2.2.1 单体和聚聚合物的制备 | 第36-40页 |
2.2.2 含磷聚合物的水解 | 第40-42页 |
2.2.3 T_g调控 | 第42-45页 |
2.2.4 阻燃 | 第45-46页 |
2.2.5 光刻 | 第46-48页 |
2.3 结论 | 第48-50页 |
3 叠氮-烯烃的“3+2”环加成缩聚反应 | 第50-70页 |
3.1 课题的由来 | 第50页 |
3.2 叠氮-烯烃的“3+2”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50-53页 |
3.3 本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第53-55页 |
3.3.1 本研究内容 | 第53-54页 |
3.3.2 创新性 | 第54-55页 |
3.4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5-56页 |
3.4.1 实验试剂 | 第55-56页 |
3.4.2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3.5 5-降冰片烯-2-羧酸(3-叠氮-1-十一醇)酯(NBCA-11C-N_3)体系 | 第56-62页 |
3.5.1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3.5.1.1 5-降冰片烯-2-羧酸(3-溴-1-十一醇)酯(NBCA-11C-Br)的制备 | 第56-57页 |
3.5.1.2 NBCA-11C-N_3的制备 | 第57页 |
3.5.1.3 NBCA-11C-N_3体系的“3+2”环加成反应 | 第57页 |
3.5.2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3.6 3-叠氮-2-羟丙基-甲基双环[2.2.1]庚-5-烯-2-羟-酸(NBMGAA,M1)体系 | 第62-69页 |
3.6.1 实验部分 | 第63页 |
3.6.1.1 单体M1的制备 | 第63页 |
3.6.1.2 单体M1的“3+2”环加成反应 | 第63页 |
3.6.1.3 M1的ROMP反应 | 第63页 |
3.6.2 结果与讨论 | 第63-69页 |
3.6.2.1 M1的制备及“3+2”加成 | 第63-67页 |
3.6.2.2 M1的交联 | 第67-68页 |
3.6.2.3 热分析 | 第68-69页 |
3.7 结论 | 第69-70页 |
4 结论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