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

微生物群落对作物生长及植物激素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作物中植物激素第17-19页
        1.2.1 作物中植物激素的来源第17页
        1.2.2 作物中植物激素的作用第17-18页
        1.2.3 作物中植物激素的影响因素第18-19页
    1.3 土壤植物激素第19-20页
        1.3.1 土壤植物激素的来源第19页
        1.3.2 土壤植物激素的作用第19-20页
        1.3.3 土壤植物激素的影响因素第20页
    1.4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第20-22页
        1.4.1 生物鉴定法第21页
        1.4.2 免疫检测法第21页
        1.4.3 电化学法第21页
        1.4.4 色谱法第21-22页
        1.4.5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第22页
    1.5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22-24页
        1.5.1 研究目的第22-23页
        1.5.2 研究内容第23页
        1.5.3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0页
    2.1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根际土壤中多种植物激素含量第24-25页
        2.1.1 仪器与试剂第24页
        2.1.2 植物激素提取第24页
        2.1.3 色谱—质谱条件第24-25页
        2.1.4 定性与定量分析第25页
        2.1.5 数据分析第25页
    2.2 不同微生物环境下玉米根系、根际土、土体土植物激素种类浓度变异规律第25-28页
        2.2.1 供试土样与植物第25页
        2.2.2 试验设计第25-26页
        2.2.3 主要试剂第26页
        2.2.4 土壤理化测试方法第26页
        2.2.5 植物激素测定方法第26页
        2.2.6 DNA提取,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第26-27页
        2.2.7 实时定量PCR(q-PCR)第27页
        2.2.8 数据分析第27-28页
    2.3 不同微生物环境下水稻根系、根际土、土体土植物激素种类浓度变异规律第28-30页
        2.3.1 供试土壤与植物第28页
        2.3.2 试验设计第28-29页
        2.3.3 主要试剂第29页
        2.3.4 土壤理化测定方法第29页
        2.3.5 水稻根系扫描第29页
        2.3.6 植物激素测定方法第29页
        2.3.7 DNA提取,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第29页
        2.3.8 实时定量PCR(q-PCR)第29页
        2.3.9 数据分析第29-30页
第三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种植物激素含量第30-37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1-35页
        3.2.1 色谱条件第31页
        3.2.2 质谱条件第31-32页
        3.2.3 方法的标准曲线、浓度范围、线性方程及检出限第32-33页
        3.2.4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第33-35页
        3.2.5 实际土壤样品测定第35页
    3.3 讨论第35-36页
    3.4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不同微生物环境下玉米根系、根际土及土体土植物激素种类浓度变异规律第37-52页
    4.1 引言第37-38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8-48页
        4.2.1 土壤理化性质第38页
        4.2.2 玉米植株生长指标第38页
        4.2.3 玉米根系、根际土和土体土植物激素种类和浓度第38-42页
        4.2.4 玉米根系、根际土、土体土细菌和真菌种群相对丰度第42页
        4.2.5 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主成分分析第42-43页
        4.2.6 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第43-44页
        4.2.7 玉米根际细菌和真菌种群数量第44-45页
        4.2.8 玉米植株生长指标与植物激素相关性分析第45页
        4.2.9 植物激素与微生物种群相对丰度相关性分析第45-48页
        4.2.10 玉米根际植物激素与细菌数量、真菌数量相关性分析第48页
    4.3 讨论第48-50页
    4.4 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不同微生物环境下水稻根系、根际土及土体土植物激素种类浓度变异规律第52-74页
    5.1 引言第52-53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3-70页
        5.2.1 土壤理化性质第53页
        5.2.2 水稻植株生长指标第53-55页
        5.2.3 水稻根系扫描第55页
        5.2.4 水稻根系、根际土和土体土植物激素种类和浓度第55-62页
        5.2.5 水稻根系、根际土、土体土细菌和真菌种群相对丰度第62-63页
        5.2.6 水稻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主成分分析第63页
        5.2.7 水稻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第63-64页
        5.2.8 水稻细菌和真菌种群数量第64-65页
        5.2.9 植物激素与水稻植株生长指标相关性分析第65页
        5.2.10 水稻根际植物激素与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尖数相关性分析第65-68页
        5.2.11 微生物种群相对丰度与植物激素相关性分析第68-70页
        5.2.12 水稻根际植物激素与细菌数量、真菌数量相关性分析第70页
    5.3 讨论第70-72页
    5.4 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74-75页
    6.1 研究结论第74页
    6.2 创新点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8页
致谢第88-89页
作者简历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猫疱疹病毒HR-1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下一篇:1-磷杂富烯与对苯醌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