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3页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1页
    三 研究方法第11-12页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12-13页
第一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概述第13-23页
    第一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5页
        一 生态环境损害的界定第13页
        二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界定第13-15页
    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第15-18页
        一 符合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倡导第15-16页
        二 有利于节约成本第16-17页
        三 有利于预防损害的扩大第17页
        四 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第17-18页
    第三节 行政机关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权利人的可行性分析第18-23页
        一 法理依据支撑第18-21页
        二 司法实践证成第21-23页
第二章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第23-32页
    第一节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现状第23-25页
        一 立法现状第23页
        二 实践现状第23-25页
    第二节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5-32页
        一 磋商的权利主体单一第25-26页
        二 磋商的适用阶段过窄第26-27页
        三 磋商协议的法律效力认定标准不统一第27-30页
        四 磋商与环境公益诉讼存在衔接困境第30-32页
第三章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完善第32-45页
    第一节 扩大磋商权利人的范围第32-35页
        一 将环保组织与检察机关纳入磋商权利人主体范围第32-34页
        二 明确磋商主体的顺位第34-35页
    第二节 拓宽磋商的适用阶段第35-37页
        一 允许诉中磋商第35-36页
        二 诉前磋商与诉中磋商适用不同的程序规则第36-37页
    第三节 建立健全磋商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第37-41页
        一 增设磋商协议的公示程序第38-39页
        二 增加磋商协议的实质审查程序第39-40页
        三 肯定司法确认书的既判力第40-41页
    第四节 完善磋商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衔接第41-45页
        一 明晰磋商的法律属性第41-42页
        二 明确磋商优先的顺位第42-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所获荣誉及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考虑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