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 | 第11-14页 |
1.2.2 企业碳信息披露相关的研究 | 第14-18页 |
1.2.3 总体评价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21-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2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2-34页 |
2.1 相关术语解释 | 第22-23页 |
2.2 碳信息披露理论来源 | 第23-30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5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页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5-26页 |
2.2.4 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理论 | 第26-28页 |
2.2.5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 第28-30页 |
2.3 碳信息披露作用机理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总体现状 | 第34-39页 |
3.1 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政治环境 | 第34-35页 |
3.1.1 碳排放相关政策 | 第34-35页 |
3.1.2 碳排放目标 | 第35页 |
3.2 调查样本来源及结构 | 第35-36页 |
3.2.1 样本来源 | 第35-36页 |
3.2.2 样本结构 | 第36页 |
3.3 我国高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现状初步分析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企业碳信息披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6页 |
4.1 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框架 | 第39-40页 |
4.1.1 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39-40页 |
4.1.2 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框架 | 第40页 |
4.2 我国碳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45页 |
4.2.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 第40-41页 |
4.2.2 指标的选取依据 | 第41-43页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企业碳信息披露评价模型 | 第46-52页 |
5.1 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 第46-48页 |
5.1.1 层次分析结构的构造 | 第46页 |
5.1.2 判断矩阵的构造 | 第46-48页 |
5.2 评价指标的赋值 | 第48-50页 |
5.3 综合评价模型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我国高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综合分析 | 第52-57页 |
6.1 公司概况 | 第52-54页 |
6.2 企业的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7-60页 |
7.1 研究的结论及建议 | 第57-58页 |
7.2 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 第58-59页 |
7.3 未来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