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5页 |
1.1 荧光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10-16页 |
1.1.1 荧光分析方法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1.1.2 荧光产生机理概述 | 第11-12页 |
1.1.3 影响荧光性能的参数 | 第12-14页 |
1.1.4 荧光材料概括 | 第14-16页 |
1.2 荧光成像技术简介 | 第16-18页 |
1.2.1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简介 | 第17页 |
1.2.2 双光子荧光成像技术简介 | 第17-18页 |
1.3 荧光探针概述 | 第18-24页 |
1.3.1 荧光探针构型简介 | 第19页 |
1.3.2 荧光探针的分子识别方式简介 | 第19-21页 |
1.3.3 荧光探针的响应机理 | 第21-24页 |
1.4 硫化氢荧光探针概述 | 第24-29页 |
1.4.1 基于还原反应的硫化氢荧光探针 | 第24-27页 |
1.4.2 基于亲核加成反应的硫化氢荧光探针 | 第27-28页 |
1.4.3 基于金属硫化物沉淀反应的硫化氢荧光探针 | 第28页 |
1.4.4 基于模拟硒酶氧化还原反应的硫化氢荧光探针 | 第28-29页 |
1.5 次氯酸有机荧光探针概述 | 第29-32页 |
1.5.1 通过氧化反应机理检测次氯酸 | 第29-30页 |
1.5.2 通过碳氮双键的断裂检测 | 第30页 |
1.5.3 螺环开环氧化及水解反应机理 | 第30-31页 |
1.5.4 荧光团去保护机理 | 第31-32页 |
1.5.5 氧化还原可逆型荧光探针 | 第32页 |
1.6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1.6.1 新型硫化氢探针分子设计 | 第32-34页 |
1.6.2 新型次氯酸荧光探针分子的设计 | 第34-35页 |
第2章 基于ELF-97染料的探针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35-45页 |
2.1 前言 | 第35-36页 |
2.2 合成路线 | 第36页 |
2.3 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合成 | 第36-39页 |
2.3.1 仪器与试剂 | 第36-37页 |
2.3.2 硫化氢荧光探针P1的合成 | 第37-39页 |
2.3.3 合成过程实验讨论 | 第39页 |
2.4 硫化氢荧光探针P1的光谱性能测试 | 第39-43页 |
2.4.1 探针P1母液的配制和稀释 | 第39页 |
2.4.2 探针P1的测试体系和测试方法 | 第39-40页 |
2.4.3 探针P1对硫化氢的响应时间分析 | 第40-41页 |
2.4.4 探针P1加不同浓度硫化氢的荧光强度变化 | 第41-43页 |
2.4.5 探针P1对硫化氢的选择性 | 第43页 |
2.5 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基于6-二甲氨基-2-萘甲醛比率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45-58页 |
3.1 前言 | 第45-46页 |
3.2 目标产物及其中间体的表征与合成 | 第46-51页 |
3.2.1 合成路线 | 第46页 |
3.2.2 仪器与试剂 | 第46页 |
3.2.3 实验部分 | 第46-51页 |
3.3 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设计与合成中的问题讨论 | 第51页 |
3.4 光谱性能研究 | 第51-57页 |
3.4.1 仪器与试剂 | 第51页 |
3.4.2 测试溶液的配制 | 第51-52页 |
3.4.3 光谱的测定 | 第52-57页 |
3.5 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附录B 部分化合物谱图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