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可穿戴设备的个性化设计研究--以智能手环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认知心理学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可穿戴设备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1.4 课题解析 | 第16-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3 研究框架 | 第17-20页 |
2 以认知过程为基础的个性化设计及可穿戴设备研究 | 第20-31页 |
2.1 基于认知过程的个性化设计 | 第20-23页 |
2.1.1 认知过程 | 第20-21页 |
2.1.2 认知过程与个性化设计 | 第21页 |
2.1.3 认知过程的应用案例分析 | 第21-23页 |
2.2 可穿戴设备 | 第23-27页 |
2.2.1 可穿戴设备的概述 | 第23-25页 |
2.2.2 可穿戴设备的分类 | 第25-27页 |
2.3 可穿戴设备的个性化设计研究 | 第27-30页 |
2.3.1 设计理念的转变 | 第27-28页 |
2.3.2 个性化设计的理念与意义 | 第28-30页 |
2.3.3 可穿戴设备的个性化设计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基于认知心理的智能手环的个性化设计模型研究 | 第31-54页 |
3.1 智能手环的认知特征 | 第31-36页 |
3.1.1 智能手环的视觉特征 | 第31-35页 |
3.1.2 智能手环的触觉特征 | 第35-36页 |
3.2 基于认知心理的智能手环的感性认知实验 | 第36-48页 |
3.2.1 智能手环造型特征分析 | 第36-40页 |
3.2.2 智能手环感性认知研究 | 第40-41页 |
3.2.3 智能手环感性认知实验 | 第41-42页 |
3.2.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2-48页 |
3.3 智能手环的个性化设计内涵 | 第48-51页 |
3.3.1 注意层面的设计 | 第48-49页 |
3.3.2 识别层面的设计 | 第49-51页 |
3.3.3 联想层面的设计 | 第51页 |
3.4 智能手环的个性化设计模型 | 第51-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智能手环个性化设计实践 | 第54-78页 |
4.1 竞争对手产品分析 | 第54-57页 |
4.2 设计实践目标人群分析 | 第57-62页 |
4.2.1 目标人群分析 | 第57-58页 |
4.2.2 目标人群消费特点分析 | 第58-60页 |
4.2.3 目标人群认知特点分析 | 第60-62页 |
4.3 目标人群的问卷调查 | 第62-65页 |
4.3.1 问卷调查的基本信息 | 第62-63页 |
4.3.2 问卷的数据分析 | 第63-65页 |
4.3.3 调查总结 | 第65页 |
4.4 智能手环造型设计实践 | 第65-76页 |
4.4.1 个性化元素提取 | 第66-67页 |
4.4.2 智能手环方案设计 | 第67-74页 |
4.4.3 智能手环方案评价 | 第74-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5.1 课题主要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与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 | 第84-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