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地上下无缝集成多尺度建模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0页
目录第10-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1页
   ·引言第13-14页
   ·问题提出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7页
     ·三维地学集成建模方法研究现状第16-19页
     ·地上下空间集成建模研究现状第19-23页
     ·多尺度地学建模技术研究现状第23-27页
   ·选题依据第27-28页
   ·研究内容第28-31页
第2章 地学空间数据的特征与集成组织第31-47页
   ·地学空间数据概述第31-38页
     ·地学实体对象分类及特征第31-32页
     ·地学空间数据内涵第32-34页
     ·地学空间数据的来源第34-35页
     ·地学空间数据的特征第35-38页
   ·地学空间数据集成第38-42页
     ·空间数据集成的内涵第38-39页
     ·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的机制第39-40页
     ·基于TTS空间数据集成原理第40-42页
   ·地学空间数据组织第42-45页
     ·Open GIS简单要素规范的三维扩展第42页
     ·基于扩展Open GIS规范的数据组织结构第42-43页
     ·空间数据集成组织数据结构第43-45页
   ·小结第45-47页
第3章 顾及语义的多尺度建模原理第47-55页
   ·地学认知的多语义性第47-48页
   ·空间模型的多尺度性第48页
   ·顾及语义的地学多尺度建模的原理第48-50页
   ·顾及语义的地上下集成多尺度模型——GEOLODMODEL第50-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地上下无缝集成多尺度建模原理与方法第55-79页
   ·地上下无缝集成建模的原理第55-63页
     ·地上下空间实体几何无缝集成原理第55-56页
     ·地上下无缝集成空间数据模型第56-63页
   ·地上下无缝集成建模方法第63-65页
   ·无缝集成建模中界面缝隙处理第65-68页
     ·几何界面缝隙分析第65-67页
     ·几何界面缝隙的处理方法第67-68页
   ·无缝集成建模关键算法第68-75页
     ·无约束D-TIN的构建算法第68-70页
     ·CD-TIN的构建算法第70-72页
     ·建筑物与地形无缝集成建模算法第72-73页
     ·地形与地质体无缝集成建模算法第73-74页
     ·地上下无缝集成建模算法第74-75页
   ·无缝集成多尺度建模的技术框架第75-78页
     ·体系结构第75-76页
     ·建模步骤第76-77页
     ·建模算法第77-78页
   ·小结第78-79页
第5章 软件系统开发与应用第79-99页
   ·平台总体结构与功能第79-83页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第79-80页
     ·系统功能设计第80-81页
     ·系统界面设计第81页
     ·软件主要功能描述第81-83页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第83-92页
     ·多种数据库平台的实现第83-84页
     ·数据接口功能实现第84页
     ·地形建模第84-85页
     ·地面建筑建模第85-86页
     ·地上建筑与地形集成建模第86-88页
     ·地质体建模第88页
     ·地质体与地形集成建模第88-89页
     ·多尺度地上下集成建模与可视化第89-92页
   ·沈阳市某城区实例应用第92-98页
     ·实验区域概况第92页
     ·数据分析及多尺度组织第92-93页
     ·地上下无缝集成多尺度建模及可视化实验结果第93-98页
   ·小结第98-9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9-103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第99-100页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00页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100-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第113-114页
作者简介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现代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