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1-16页 |
1.2.1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研究 | 第11-13页 |
1.2.2 科技发展应对决策研究 | 第13-15页 |
1.2.3 科技应对决策绩效评价研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本文研究方案 | 第16-18页 |
第2章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影响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概述 | 第18-19页 |
2.1.1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颠覆性创新技术分析 | 第18-19页 |
2.1.3 颠覆性创新技术的特点 | 第19页 |
2.2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分析 | 第19-25页 |
2.2.1 智能电网及特高压技术 | 第19-20页 |
2.2.2 能源互联网技术 | 第20-21页 |
2.2.3 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技术 | 第21-22页 |
2.2.4 大规模储能技术 | 第22-23页 |
2.2.5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 | 第23-25页 |
2.2.6 超导电缆技术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影响评价模型研究 | 第26-36页 |
3.1 颠覆性创新技术对国网公司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27页 |
3.2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影响评价模型 | 第27-31页 |
3.2.1 层次分析法 | 第27页 |
3.2.2 直觉模糊集理论 | 第27-28页 |
3.2.3 基于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模型 | 第28-31页 |
3.3 颠覆性创新技术对国网影响评估结果 | 第31-35页 |
3.3.1 评估过程 | 第31-34页 |
3.3.2 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SWOT分析的发展应对决策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45页 |
4.1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的SWOT分析 | 第36-38页 |
4.2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战略SWOT分析 | 第38-42页 |
4.2.1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战略优势分析 | 第38-39页 |
4.2.2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战略劣势分析 | 第39-40页 |
4.2.3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战略机会分析 | 第40-41页 |
4.2.4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战略威胁分析 | 第41页 |
4.2.5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应对战略 | 第41-42页 |
4.3 基于SWOT分析发展应对决策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国网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应对决策模型研究 | 第45-68页 |
5.1 基于云模型和联系数的应对决策模型 | 第45-57页 |
5.1.1 云模型与联系数基础理论 | 第45-46页 |
5.1.2 基于云模型和联系数的应对决策模型构建 | 第46-49页 |
5.1.3 算例分析 | 第49-52页 |
5.1.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5.2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和Choquet积分的应对决策模型 | 第57-65页 |
5.2.1 累积前景理论和Choquet积分的基本理论 | 第57-59页 |
5.2.2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和choquet积分的应对决策模型构建 | 第59-61页 |
5.2.3 算例分析 | 第61-65页 |
5.3 公司应对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的应对决策方案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