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7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7-8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第三节 研究构想、途径及方法 | 第8-9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第一章 科幻电影中的多重时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近年来科幻电影的发展概况 | 第11页 |
第二节 科幻电影中的时空观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科幻电影中多重时空的发展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科幻电影中多重时空的分类 | 第13-18页 |
一、时空穿越 | 第13-14页 |
二、时空平行 | 第14-16页 |
三、时空循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科幻电影中多重时空的叙事特征 | 第18-30页 |
第一节 所叙之“事”:故事层 | 第18-25页 |
一、多重时空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 第18-21页 |
1.“异客”与“先知”:时空穿越赋予人物唯一性 | 第18-19页 |
2.平行时空下角色“我是谁”的自我认知障碍 | 第19-20页 |
3.“游戏化”的角色设置与观众的“化身认同” | 第20-21页 |
二、多重时空对情节推动的影响 | 第21-23页 |
1.“错时”与“因果” | 第21-22页 |
2.平行时空的“自我解读” | 第22-23页 |
3.“游戏任务”式递进情节 | 第23页 |
三、多重时空对主题表达的影响 | 第23-25页 |
1.“因果”与“轮回” | 第23-24页 |
2.“自我”的清醒与“梦境”的回归 | 第24-25页 |
3.时空循环下的“蝴蝶效应” | 第25页 |
第二节 事之所“叙”:话语层 | 第25-30页 |
一、环形结构下的“非线性叙事” | 第26页 |
1.“穿越——行动——回归”的“三段式” | 第26页 |
2.不同时空片段交叉拼贴的“片段式” | 第26页 |
二、交错式结构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 第26-28页 |
1.时空平行中故事时间的缩减和叙事时间的拉长 | 第27页 |
2.交叉蒙太奇营造时空平行中的紧张氛围 | 第27-28页 |
三、循环结构下的“分形叙事” | 第28-30页 |
1.以重复蒙太奇展现时空循环特性 | 第28页 |
2.以“分形叙事”展现时空循环思路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多重时空的叙事效果 | 第30-34页 |
第一节 解构“时间”与“空间”,增加叙事潜力 | 第30页 |
第二节 时空畸变下的人物关系突变,带来丰富的戏剧性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多重时空观的复杂性,造就“谜”影文化 | 第32页 |
第四节 “游戏式”观影激发二次创作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多重时空叙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第一节 “时空悖论”与“平行宇宙” | 第34-36页 |
一、“时空悖论” | 第34-35页 |
二、“平行宇宙”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市场热捧下的审美疲劳 | 第36-37页 |
一、创作者的过度追求 | 第36页 |
二、表现形式缺乏创新 | 第36页 |
三、观众接受能力限制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美梦”幻境的沉溺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案例影片清单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