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人造石及其他胶凝材料论文--石膏及其制品论文

生物质纤维增强石膏板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结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生物质纤维增强石膏板第11-14页
        1.2.1 石膏简介第11-13页
        1.2.2 生物质纤维简介第13页
        1.2.3 生物质纤维增强石膏板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石膏板的表面装饰第14-15页
    1.4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15-16页
2 木纤维增强石膏板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第16-29页
    2.1 试验原料、仪器设备及试验方法第16-18页
        2.1.1 试验原料第16页
        2.1.2 仪器设备第16页
        2.1.3 木纤维增强石膏板的制备第16-18页
    2.2 性能与检测第18页
        2.2.1 性能测试第18页
        2.2.2 表征方法第1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18-28页
        2.3.1 正交试验结果第18-21页
        2.3.2 木纤维粒径和用量对石膏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21-24页
        2.3.3 硅烷偶联剂改性木纤维对增强石膏板性能的影响第24-25页
        2.3.4 硅烷偶联剂改性对木纤维表面化学特性的影响第25-26页
        2.3.5 木纤维增强石膏板的内部结合第26页
        2.3.6 硅烷偶联剂对石膏结晶的影响第26-27页
        2.3.7 木纤维石膏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剑麻纤维增强石膏板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第29-40页
    3.1 试验原料、仪器设备和试验方法第29-31页
        3.1.1 试验原料第29页
        3.1.2 仪器设备第29页
        3.1.3 试验方法第29-31页
    3.2 性能与检测第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39页
        3.3.1 正交试验结果第31-34页
        3.3.2 改性方式对剑麻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3.3.3 不同改性方式对剑麻纤维表面化学特性的影响第35-36页
        3.3.4 剑麻纤维增强石膏板的微观形貌第36-37页
        3.3.5 不同改性剂对石膏结晶的影响第37-38页
        3.3.6 剑麻纤维石膏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竹原纤维增强石膏板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第40-48页
    4.1 试验原料、仪器设备和试验方法第40-41页
        4.1.1 试验原料第40页
        4.1.2 仪器设备第40页
        4.1.3 试验方法第40-41页
    4.2 性能与检测第4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1-47页
        4.3.1 不同改性方式对竹原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1-43页
        4.3.2 不同改性方式对竹原纤维表面化学特性的影响第43页
        4.3.3 竹原纤维增强石膏板的微观形貌第43-44页
        4.3.4 不同改性剂对石膏结晶的影响第44-45页
        4.3.5 竹原纤维石膏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第45-46页
        4.3.6 三种纤维增强石膏板的力学性能比较第46-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杨木贴面纤维石膏板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第48-54页
    5.1 试验原料、仪器设备和试验方法第48-49页
        5.1.1 试验原料第48页
        5.1.2 仪器设备第48页
        5.1.3 贴面石膏板制备方法第48-49页
    5.2 性能与检测第4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9-53页
        5.3.1 搅拌料浆的时间对贴面木纤维石膏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5.3.2 杨木单板贴面纤维石膏板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胶合强度第50页
        5.3.3 竹原纤维石膏板的两种贴面技术方案的对比第50-51页
        5.3.4 两种贴面方案的界面结合情况第51-52页
        5.3.5 贴面石膏板的浸渍剥离测试第52-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景观共情”概念的城市更新与空间改造
下一篇:玉河四合院精品酒店设计中传统建筑语汇的现代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