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平台的法律监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9-10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第2章 股权众筹平台类型化 | 第11-22页 |
2.1 股权众筹的概念 | 第11-14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2.1.2 证券属性 | 第12-13页 |
2.1.3 法律构造 | 第13-14页 |
2.2 股权众筹平台的类型化之辨 | 第14-17页 |
2.2.1 类型化区分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2.2 两者规制逻辑基础的异同 | 第15-16页 |
2.2.3 信息与信用中介的功能之辨 | 第16-17页 |
2.3 股权众筹平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7-22页 |
2.3.1 国内主要的股权众筹平台 | 第17-20页 |
2.3.2 股权众筹平台的发展趋势 | 第20-22页 |
第3章 股权众筹平台法律监管制度比较 | 第22-31页 |
3.1 豁免制度比较 | 第22-25页 |
3.1.1 公募股权众筹的豁免规则 | 第22-24页 |
3.1.2 私募股权众筹的豁免规则 | 第24-25页 |
3.2 信息披露制度比较 | 第25-28页 |
3.2.1 公募股权众筹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26-28页 |
3.2.2 私募股权众筹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28页 |
3.3 公开宣传制度比较 | 第28-31页 |
3.3.1 公开宣传解禁的规则 | 第28-30页 |
3.3.2 公开宣传规则的比较 | 第30-31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股权众筹平台法律监管建议 | 第31-40页 |
4.1 现行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修正 | 第31-34页 |
4.1.1 我国现行立法规则评析 | 第31-32页 |
4.1.2 设立公募股权众筹豁免条款 | 第32页 |
4.1.3 修正私募股权众筹合格投资者制度 | 第32-34页 |
4.2 明确平台的责任范围 | 第34-37页 |
4.2.1 信息披露责任 | 第34-35页 |
4.2.2 平台欺诈责任 | 第35-36页 |
4.2.3 资金托管责任 | 第36-37页 |
4.3 建立平台投资者退出机制 | 第37-38页 |
4.3.1 公募股权众筹平台的投资者退出机制 | 第37页 |
4.3.2 私募股权众筹平台的投资者退出机制 | 第37-38页 |
4.4 平台监管制度的创新 | 第38-40页 |
4.4.1 证券举报人制度的功能解释 | 第38页 |
4.4.2 美国证券举报人制度的构成 | 第38-39页 |
4.4.3 我国证券举报人制度的构建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作者简历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