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调制理论论文

空—频—模态多维混合调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1 空间调制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2 轨道角动量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空间调制技术第21-39页
    2.1 MIMO-OFDM技术原理简介第21-25页
        2.1.1 MIMO技术介绍第21-23页
        2.1.2 OFDM技术介绍第23-25页
    2.2 空间调制技术第25-31页
        2.2.1 空间调制系统模型第25-27页
        2.2.2 空间调制的系统容量分析第27-29页
        2.2.3 空间调制接收端检测第29-31页
    2.3 广义空间调制技术第31-35页
        2.3.1 广义空间调制的系统模型第31-33页
        2.3.2 可达速率的上下界第33-34页
        2.3.3 广义空间调制接收端检测第34-35页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轨道角动量技术第39-51页
    3.1 轨道角动量介绍第39-40页
    3.2 轨道角动量电磁波的产生方法第40-42页
        3.2.1 螺旋抛物面天线第40-41页
        3.2.2 相控天线阵列第41-42页
    3.3 轨道角动量模态的检测方法第42-50页
        3.3.1 干涉法第42-43页
        3.3.2 远场近似法第43-46页
        3.3.3 相位梯度法第46-48页
        3.3.4 基于傅里叶变换方法第48-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空-频-模态多维混合调制第51-61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空-频-模态多维混合调制系统模型第51-53页
    4.3 空-频-模态多维混合调制映射方案第53-55页
    4.4 空-频-模态多维混合调制最大可达速率的研究第55-59页
        4.4.1 最大可达速率的推导第55-56页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6-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空-频-模态多维混合调制接收端检测第61-79页
    5.1 LOS信道模型第61-64页
        5.1.1 单个UCA的信道模型第61-63页
        5.1.2 同心圆阵列UCAs的信道模型第63-64页
    5.2 空-频-模态多维混合调制的信号模型第64-68页
    5.3 接收端检测第68-70页
    5.4 高斯信道下性能仿真及分析第70-72页
    5.5 LOS信道下性能仿真及分析第72-76页
        5.5.1 信道理想时的仿真第73-75页
        5.5.2 信道不理想时的仿真第75-76页
    5.6 本章小结第76-7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79-80页
    6.2 论文下一步工作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7页
作者简介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级联Spinal码的设计与分析
下一篇:超高分辨率的SAR图像车辆目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