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道编码理论论文

级联Spinal码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2 无速率码的提出与发展第17-18页
    1.3 无速率Spinal码及其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Spinal码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0页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0-23页
第二章 无速率Spinal码的基本原理第23-37页
    2.1 无速率Spinal码的编码第23-28页
        2.1.1 无速率Spinal码的哈希函数第23-24页
        2.1.2 无速率Spinal码的编码结构第24-25页
        2.1.3 无速率Spinal码的映射方案第25-28页
        2.1.4 无速率Spinal码的传输方案第28页
    2.2 无速率Spinal码的译码原理第28-33页
        2.2.1 Spinal码的树结构第28-29页
        2.2.2 Spinal码的最大似然译码第29-31页
        2.2.3 Spinal码的截断译码和Bubble译码第31-33页
        2.2.4 译码校验和反馈第33页
    2.3 无速率Spinal码的打孔传输第33-34页
    2.4 无速率Spinal码的仿真性能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级联Spinal码第37-53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2 Spinal码的纠错能力第38-39页
    3.3 级联Spinal码的编码第39-42页
        3.3.1 编码结构第39-41页
        3.3.2 比特选择方案第41-42页
    3.4 级联Spinal码的外码第42-45页
        3.4.1 突发错误信道第42页
        3.4.2 循环校验矩阵第42-44页
        3.4.3 外码及参数选择第44-45页
    3.5 级联Spinal码的译码第45-49页
        3.5.1 级联Spinal码的ML译码第45-46页
        3.5.2 级联Spinal码的联合译码第46-49页
    3.6 性能仿真与讨论第49-52页
    3.7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级联Spinal码的性能分析第53-67页
    4.1 级联Spinal码的有限长性能第53-59页
        4.1.1 BSC上的有限长性能第54-57页
        4.1.2 AWGN信道上的有限长性能第57-59页
        4.1.3 仿真结果与讨论第59页
    4.2 级联Spinal码的渐近性能第59-65页
        4.2.1 BSC上的渐近性能第61-64页
        4.2.2 AWGN信道上的渐近性能第64-65页
    4.3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5.1 主要工作第67页
    5.2 工作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9页
致谢第79-81页
作者简介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溶胶粒子对涡旋波束的散射特性研究
下一篇:空—频—模态多维混合调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