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21页 |
·选题依据 | 第7-9页 |
·综合地球物理在深部隐伏矿床勘探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4页 |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 | 第9-13页 |
·地球物理联合反演 | 第13页 |
·综合地球物理在金属矿产勘探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地球物理在深部金属矿产勘探中的发展趋势 | 第14页 |
·长江中下游矿集区矿产资源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4-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18-21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成矿规律 | 第21-33页 |
·区域自然地理 | 第21-23页 |
·勘探概况 | 第23-24页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24-28页 |
·九瑞矿集区的地质特征 | 第26-27页 |
·铜陵矿集区的地质特征 | 第27-28页 |
·区域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 | 第28-31页 |
·九瑞矿集区成矿类型及成矿规律 | 第29-30页 |
·铜陵矿集区成矿类型及成矿规律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长江中下游矿集区成矿动力学研究 | 第33-55页 |
·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与动力机制研究 | 第34-36页 |
·岩石圈减薄的时间和幅度 | 第34-35页 |
·岩石圈减薄的机制和构造控制因素 | 第35-36页 |
·中国东部岩石圈演化动力学模型 | 第36-48页 |
·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模型 | 第36-38页 |
·中国东部岩石圈演化历史中的重大地质事件 | 第38-40页 |
·中国东部岩石圈演化动力学模型 | 第40-43页 |
·中国东部岩石圈演化模型应用 | 第43-48页 |
·长江中下游矿集区动力机制与动力模型 | 第48-52页 |
·小结 | 第52-55页 |
第4章 矿集区地球物理探测与噪声研究 | 第55-95页 |
·铜陵矿集区地球物理测量 | 第55-64页 |
·CSAMT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第55-58页 |
·重磁数据采集 | 第58-64页 |
·九瑞矿集区大地电磁测量与噪声处理 | 第64-93页 |
·大地电磁测量 | 第64页 |
·大地电磁场和噪声 | 第64-70页 |
·矿集区电磁噪声特点 | 第70-76页 |
·矿集区电磁噪声源分析 | 第76-82页 |
·去噪方法和应用效果 | 第82-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第5章 九瑞和铜陵矿集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 第95-129页 |
·岩石物性与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 | 第95-108页 |
·岩石物性分析 | 第95-105页 |
·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 | 第105-108页 |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与解释 | 第108-114页 |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数据反演与解释 | 第114-121页 |
·重磁数据反演与解释 | 第121-125页 |
·综合解释 | 第125-126页 |
·小结 | 第126-129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29-133页 |
·结论 | 第129-131页 |
·建议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7-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中文摘要 | 第149-152页 |
Abstract | 第152-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