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信用风险预警方法与实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2-15页
    第三节 本文特色和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国内外信用风险研究综述第16-23页
    第一节 信用风险预警方法研究现状第16-20页
        一 统计模型评级法第16-18页
        二 结构化模型第18-19页
        三 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第19-20页
    第二节 信用风险预警指标研究概况第20-23页
        一 财务指标第20-21页
        二 非财务指标第21-23页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信用风险现状分析第23-36页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第23-27页
        一 我国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第23-24页
        二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阶段第24-26页
        三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第26-27页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第27-30页
        一 第三方支付第28-29页
        二 P2P网络贷款平台第29-30页
        三 众筹第30页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公司信用风险问题分析第30-36页
        一 互联网金融公司信用风险特点第31-32页
        二 互联网金融公司信用风险的来源第32-34页
        三 互联网金融公司信用风险问题第34-36页
第四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信用风险预警方法第36-46页
    第一节 信用风险预警指标选取的原则第36-37页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公司信用风险预警指标第37-40页
        一 信用风险预警指标的分类第37-38页
        二 信用风险预警指标的确定第38-40页
    第三节 信用风险预警方法第40-46页
        一 主成份分析方法第40-41页
        二 BP神经网络方法第41-44页
        三 基于PCA-BPNN的组合预警方法第44-46页
第五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信用风险预警实证分析第46-63页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样本的选取第46-48页
        一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第46-47页
        二 样本数据的预处理第47-48页
    第二节 样本数据的处理第48-57页
        一 预警指标的显著性检验第48-52页
        二 主成份分析第52-57页
    第三节 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第57-63页
        一 神经网络层数第57-58页
        二 神经元激活函数第58-59页
        三 实证分析结果第59-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63-64页
    第二节 研究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个人简历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系统动力学M生鲜电商企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上海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模式选择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