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岔河集油田沙河街组储层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第10-13页
        1.2.1 沉积体系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第12页
        1.2.3 工区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主要研究目标第13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岔河集油田基本地质概况第14-19页
    2.1 研究区位置第14页
    2.2 构造特征第14-16页
    2.3 沉积演化特征第16-18页
    2.4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3章 岔河集油田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第19-35页
    3.1 工区层序地层界面的识别第19-27页
        3.1.1 层序地层界面识别方法第19-24页
        3.1.2 工区层序地层界面特征第24页
        3.1.3 工区地层层序特征第24-27页
    3.2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第27-34页
        3.2.1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第27-29页
        3.2.2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第29-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岔河集油田沙河街组沉积相分析第35-66页
    4.1 沉积物源分析第35页
    4.2 岩石学特征第35-37页
        4.2.1 成分特征第36页
        4.2.2 泥岩颜色第36-37页
    4.3 沉积构造特征第37-39页
    4.4 测井相特征第39-40页
    4.5 地震相特征第40-42页
    4.6 沉积相类型第42-47页
    4.7 单井相分析第47-55页
        4.7.1 家13井单井相井深分析第48-49页
        4.7.2 家29井单井相井深分析第49-50页
        4.7.3 家59井单井相井深分析第50-51页
        4.7.4 岔90井单井相井深分析第51-55页
    4.8 沉积相及微相展布特征第55-64页
        4.8.1 平面相分析第55页
        4.8.2 平面相展布特征第55-64页
    4.9 沉积模式及演化特征第64-65页
    4.10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沙河街组储集层物性特征及有利区预测第66-72页
    5.1 储集层物性特征第66-70页
        5.1.1 储集层物性主要影响因素第66-67页
        5.1.2 储层物性特征及评价第67-70页
    5.2 有利储集区带分析第70页
    5.3 有利目标评价与预测第70-71页
        5.3.1 有利圈闭评价第70页
        5.3.2 有利目标区预测第70-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YC地区侏罗系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块优选
下一篇:实验室测试基座减振技术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