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诱拐民事方面的公约》监护权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问题的提出与文章架构 | 第11-12页 |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公约监护权的概述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公约监护权蕴含的价值考量 | 第14-18页 |
一、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一致性 | 第14-17页 |
二、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冲突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公约监护权的自主性本质 | 第18-21页 |
一、公约与国内法律规定的关系 | 第18-19页 |
二、公约与国内法律实践的差异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公约监护权的产生方式 | 第21-39页 |
第一节 公约监护权产生方式类型 | 第21-24页 |
一、法律实践 | 第21-22页 |
二、司法或行政裁决 | 第22-23页 |
三、依据儿童惯常居所地法有效的协议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追逐判决”的效力问题 | 第24-32页 |
一、反对“追逐判决”有效的判例 | 第24-26页 |
二、支持“追逐判决”有效的判例 | 第26-27页 |
三、公约对欺诈性“追逐判决”效力的反对 | 第27-30页 |
四、“追逐判决”有效的认定标准 | 第30-32页 |
第三节 “不完全监护权”的成立标准问题 | 第32-39页 |
一、Re K.案的严格标准 | 第32-34页 |
二、Fairfax案的宽松标准 | 第34-35页 |
三、“不完全监护权”成立的认定标准 | 第35-39页 |
第三章 公约监护权与离境否决权 | 第39-52页 |
第一节 Abbott案对美国巡回法院实践的统一 | 第39-42页 |
一、美国巡回法院的实践分歧 | 第39-40页 |
二、Abbott案对离境否决权的支持态度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其他国家关于离境否决权的司法实践 | 第42-45页 |
一、加拿大的司法实践 | 第42-43页 |
二、英国的司法实践 | 第43-44页 |
三、南非的司法实践 | 第44-45页 |
第三节 离境否决权的公约地位 | 第45-52页 |
一、保护离境否决权的必要性之争 | 第45-46页 |
二、保护离境否决权的公约依据之争 | 第46-47页 |
三、离境否决权与公约监护权的界限 | 第47-49页 |
四、离境否决权获得返还救济的限制 | 第49-52页 |
第四章 公约监护权的程序性事项 | 第52-60页 |
第一节 公约第15条的实践分歧 | 第52-55页 |
一、限制裁决范围与效力的判例 | 第52-54页 |
二、扩大裁决范围与效力的判例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公约第15条的功能界定 | 第55-60页 |
一、提出裁决请求的非强制性 | 第55-56页 |
二、裁决范围的任意性 | 第56-58页 |
三、裁决约束力的有限性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