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2.1 引入杠杆率监管的原因 | 第11-12页 |
1.2.2 上市银行的杠杆率 | 第12-13页 |
1.2.3 杠杆率监管对银行的影响 | 第13-18页 |
1.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第2章 银行杠杆率监管的理论研究 | 第21-24页 |
2.1 杠杆率监管的历史演进 | 第21页 |
2.2 引入银行杠杆率监管的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2.2.1 银行监管理论 | 第21-22页 |
2.2.2 银行杠杆率监管理论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国外银行杠杆率监管实践及启示 | 第24-28页 |
3.1 国外银行杠杆率监管实践及启示 | 第24-26页 |
3.1.1 美国银行的杠杆率监管 | 第24-25页 |
3.1.2 加拿大银行杠杆率监管 | 第25页 |
3.1.3 国外银行杠杆率监管的启示 | 第25-26页 |
3.2 我国上市银行杠杆率监管发展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我国上市银行杠杆率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8-38页 |
4.1 我国上市银行杠杆率监管 | 第28-29页 |
4.1.1 资本构成 | 第28页 |
4.1.2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 | 第28-29页 |
4.2 我国上市银行杠杆率现状 | 第29-36页 |
4.2.1 不同上市银行总资产现状 | 第29-30页 |
4.2.2 不同上市银行表外资产占比 | 第30-32页 |
4.2.3 不同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 | 第32-34页 |
4.2.4 不同上市银行杠杆率现状 | 第34-36页 |
4.3 我国上市银行杠杆率监管的问题 | 第36-37页 |
4.3.1 同一监管标准的“不公平性” | 第36页 |
4.3.2 表外资产缺乏明晰的核算规则及信息披露 | 第36-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我国上市银行杠杆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8-48页 |
5.1 上市银行杠杆率监管的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5.1.1 银行自身因素 | 第38-39页 |
5.1.2 外部因素 | 第39页 |
5.2 面板数据回归 | 第39-44页 |
5.2.1 面板数据回归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5.2.2 模型样本与变量说明 | 第40-41页 |
5.2.3 计量模型设定 | 第41-43页 |
5.2.4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5.3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上市银行杠杆率实证分析 | 第44-47页 |
5.3.1 分位数回归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5.3.2 模型设定 | 第45页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6.2.1 对我国上市银行杠杆率实行分类监管 | 第49页 |
6.2.2 实施差别化的杠杆率监管 | 第49-50页 |
6.2.3 完善对上市银行表外资产的监管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