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24页 |
一、雌激素概述 | 第11-12页 |
二、雌激素受体 | 第12-13页 |
三、雌激素受体分布 | 第13-14页 |
四、雌激素发挥作用的途径 | 第14-15页 |
五、NF-κB 与炎性反应 | 第15-17页 |
六、Nrf2 与抗氧化作用 | 第17-19页 |
七、雌激素与心肌保护 | 第19-21页 |
八、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1-23页 |
九、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第一章 17β-雌二醇对缺氧/复氧心肌的保护作用 | 第24-41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25-33页 |
(一) 实验动物 | 第25页 |
(二) 实验药品及主要试剂配制 | 第25-26页 |
(三)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四) 乳鼠心肌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 | 第26-27页 |
(五) 心肌缺氧/复氧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六) 指标检测 | 第28-32页 |
(七) 统计方法 | 第32-33页 |
二、结果 | 第33-39页 |
(一) 细胞鉴定结果 | 第33页 |
(二) 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33-34页 |
(三) LDH、CK、MDA 检测结果 | 第34-36页 |
(四) 钙瞬变、钙浓度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五) 细胞活性检测结果 | 第37页 |
(六)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 第37-39页 |
三、讨论 | 第39-41页 |
第二章 17β-雌二醇对缺氧/复氧心肌NF-κB及ICAM-1和VCAM-1表达影响机制研究 | 第41-61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42-48页 |
(一) 实验动物 | 第42页 |
(二)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42-43页 |
(三)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3页 |
(四) 乳鼠心肌细胞分离及培养 | 第43页 |
(五) 心肌缺氧复氧模型建立 | 第43页 |
(六) 实验分组处理 | 第43-44页 |
(七) 实验方法 | 第44-47页 |
(八) 统计方法 | 第47-48页 |
二、结果 | 第48-58页 |
(一) E_2对缺氧/复氧心肌 ICAM-1 和 VCAM-1 表达的影响 | 第48-50页 |
(二) E_2对缺氧/复氧心肌 NF-κB 核转移的影响 | 第50-55页 |
(三) E_2对缺氧/复氧心肌I-κB 的影响 | 第55-58页 |
三、讨论 | 第58-61页 |
第三章 17β-雌二醇对缺氧/复氧心肌 Nrf2 及 GST 和 GCL 表达影响机制研究 | 第61-79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63-68页 |
(一) 实验动物 | 第63页 |
(二)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63页 |
(三)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63-64页 |
(四) 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 | 第64页 |
(五) 心肌缺氧/复氧模型的建立 | 第64页 |
(六) 实验分组处理 | 第64页 |
(七) 实验方法 | 第64-67页 |
(八) 统计方法 | 第67-68页 |
二、结果 | 第68-76页 |
(一) E_2对缺氧/复氧心肌GST和GCL表达的影响 | 第68-70页 |
(二) E_2对缺氧/复氧心肌Nrf2 核转移的影响 | 第70-74页 |
(三) E_2对缺氧/复氧心肌Keap1的影响 | 第74-76页 |
三、讨论 | 第76-79页 |
本论文的结论 | 第79-8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1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在学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