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车联网多网融合的MLLC机制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7-1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3-14页
2 背景知识介绍第14-21页
    2.1 车联网WAVE标准协议框架及其关键协议第14-16页
    2.2 NFV简介第16-19页
    2.3 异构网络融合简介第19-21页
        2.3.1 异构网络融合面临的问题第19-20页
        2.3.2 异构网络融合质量保障第20-21页
3 关联数据优先级、交通环境与链路状态的链路调度算法第21-37页
    3.1 关联数据优先级的链路状态评估模型第21-25页
        3.1.1 车联网数据优先级第21-22页
        3.1.2 通信需求估算模型第22-23页
        3.1.3 延时占比因子第23页
        3.1.4 负载占比因子第23-24页
        3.1.5 帕累托最优与最大分发频率第24-25页
    3.2 HetLLCA算法第25-30页
        3.2.1 HetLLCA算法设计第26-29页
        3.2.2 HetLLCA算法相关属性分析第29-30页
    3.3 HetLLCA算法实验仿真与性能分析第30-36页
        3.3.1 仿真环境与设置第30-31页
        3.3.2 各算法性能对比与分析第31-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关联数据优先级、数据热度与链路状态的链路调度算法第37-49页
    4.1 多信道环境下数据包乱序解决算法第37-38页
    4.2 关联数据优先级与数据热度的链路状态评估模型第38-41页
        4.2.1 链路状态评估及相关定义第38页
        4.2.2 数据包热度及其乱序判定第38-40页
        4.2.3 基于帕累托最优的数据包最大分发频率第40-41页
    4.3 APLLC算法第41-44页
        4.3.1 APLLC算法设计第41-43页
        4.3.2 APLLC算法相关属性分析第43-44页
    4.4 APLLC算法实验仿真与性能分析第44-48页
        4.4.1 仿真环境与设置第44页
        4.4.2 各算法性能对比与分析第44-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4-55页
致谢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车联网应用的数据关联性任务调度算法
下一篇:辽宁电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