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涡旋光在成像中的发展与应用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光参量放大的基本理论 | 第13-33页 |
2.1 非线性介质的耦合波方程组 | 第13-16页 |
2.2 晶体中的相位匹配 | 第16-21页 |
2.2.1 相位匹配条件 | 第16-17页 |
2.2.2 相位匹配的方法 | 第17-21页 |
2.3 走离效应 | 第21-24页 |
2.3.1 空间走离效应 | 第21-23页 |
2.3.2 时间走离效应 | 第23-24页 |
2.4 OPA的增益特性 | 第24-28页 |
2.4.1 三波耦合的增益特性 | 第24-25页 |
2.4.2 小信号增益 | 第25-28页 |
2.5 OPA的带宽特性 | 第28-32页 |
2.5.1 参量带宽 | 第28-30页 |
2.5.2 增益带宽 | 第30-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基于涡旋光成像的特性研究 | 第33-43页 |
3.1 涡旋光的概述 | 第33-35页 |
3.2 几种常见涡旋光的产生方法 | 第35-38页 |
3.3 希尔伯特变换 | 第38-41页 |
3.4 螺旋相位滤波器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涡旋光光参量放大成像的特性研究 | 第43-54页 |
4.1 光参量放大成像 | 第43-46页 |
4.1.1 典型结构 | 第43-44页 |
4.1.2 参量放大器的设计 | 第44-46页 |
4.2 基于普通SPP产生涡旋超短脉冲泵浦的OPA成像技术 | 第46-50页 |
4.2.1 所依托的实验装置 | 第46-47页 |
4.2.2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4.4 基于类贝塞尔SPP产生涡旋光泵浦的OPA成像技术 | 第50-53页 |
4.4.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