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8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0-11页
        1.3.1 研究思路第10-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1-12页
第2章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基本问题第12-24页
    2.1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特征第12页
    2.2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及其法律关系第12-16页
        2.2.1 资产证券化法律关系的主体第13页
        2.2.2 资产证券化法律关系的客体第13-14页
        2.2.3 资产证券化法律关系的内容第14-16页
    2.3 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需求第16页
    2.4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特殊性分析第16-20页
        2.4.1 PPP与特许经营的关系第16-17页
        2.4.2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双SPV”交易结构特殊性第17-18页
        2.4.3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特殊性第18-20页
        2.4.4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发行主体的特殊性第20页
    2.5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第20-24页
        2.5.1 南京公用控股污水处理项目资产证券化第21-22页
        2.5.2 案例提出的问题第22-24页
第3章 PPP项目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的法律问题分析第24-34页
    3.1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中基础资产适格性的要件第24-25页
        3.1.1 合法性第24页
        3.1.2 独立性与可特定化第24页
        3.1.3 可预测性第24-25页
        3.1.4 可转让性第25页
    3.2 PPP项目的独立性与可特定化分析第25-26页
        3.2.1 PPP项目特许经营权与收益权的关系第25-26页
        3.2.2 PPP项目收益权具有相对独立性第26页
    3.3 PPP项目收益权的法律属性第26-29页
        3.3.1 有关“项目收益权”法律性质的不同学说第26-28页
        3.3.2 PPP项目收益权属“将来债权”的理论分析第28-29页
    3.4 定位于“将来债权”的项目收益权的可转让性分析第29-31页
        3.4.1 将来债权转让的国外立法实践第30页
        3.4.2 我国将来债权转让的司法实践第30-31页
        3.4.3 PPP项目收益权转让的生效时点第31页
    3.5 PPP项目收益权的合法性和可预测性分析第31-32页
    3.6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4章 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机制第34-40页
    4.1 “真实出售”的判定第34-37页
        4.1.1 “真实出售”的法律判定标准第35-36页
        4.1.2 我国PPP项目收益权“真实出售”的判定第36-37页
    4.2 专项计划破产隔离效果存疑第37-40页
        4.2.1 专项计划法律地位困境第38页
        4.2.2 专项计划法律关系不明第38-40页
第5章 完善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建议第40-44页
    5.1 完善将来债权的法律制度第40-41页
    5.2 明确“真实出售”的判定原则第41页
    5.3 严控破产隔离风险第41-44页
        5.3.1 完善专项计划相关法律制度第41-42页
        5.3.2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第42-43页
        5.3.3 运用“双SPV”架构隔离风险第43-44页
总结与展望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淀津围公路住宅商品房项目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去产能背景下我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