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1.2.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2.1 代际流动性预期的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2.2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界定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6-23页 |
2.1 预期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 第16-17页 |
2.2 人口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第17-18页 |
2.3 经济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第18-20页 |
2.4 文献简评与研究假设 | 第20页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5.1 预期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5.2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代际流动性预期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分析 | 第23-26页 |
3.1 代际流动性预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 第23-25页 |
3.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四章 代际流动性预期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6-46页 |
4.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第26-33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26页 |
4.1.2 变量选取 | 第26-27页 |
4.1.3 模型设定 | 第27-28页 |
4.1.4 描述性统计 | 第28-33页 |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3-46页 |
4.2.1 全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4.2.2 分层代际流动性预期幸福感效应 | 第36-38页 |
4.2.3 全样本OP估计及边际效果 | 第38-40页 |
4.2.4 分户籍样本估计 | 第40-42页 |
4.2.5 分性别样本估计 | 第42-44页 |
4.2.6 代际流动性预期的学历显示比较优势分析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