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氯离子含量检测的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化学需氧量定义和常见检测方法 | 第9页 |
1.1.2 氯离子对COD测定的影响 | 第9-10页 |
1.1.3 对高氯环境COD检测方法的改进 | 第10-11页 |
1.2 氯离子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离子色谱法 | 第11-12页 |
1.2.2 化学滴定法 | 第12-13页 |
1.2.3 分光度法 | 第13-14页 |
1.2.4 浊度法 | 第14页 |
1.2.5 离子选择电极法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基于纳米玻璃探针的离子测量系统方案 | 第17-23页 |
2.1 溶液电导的含义 | 第17页 |
2.2 常见的废水电导传感器 | 第17-19页 |
2.3 系统测量原理 | 第19-20页 |
2.4 系统方案的说明 | 第20-22页 |
2.4.1 系统结构 | 第20-21页 |
2.4.2 选择FPGA作为主控制器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离子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第23-39页 |
3.1 离子电流检测电路 | 第23-26页 |
3.1.1 I/V转换电路 | 第23-24页 |
3.1.2 离子电流检测电路方案确定 | 第24-25页 |
3.1.3 放大器的选型 | 第25-26页 |
3.2 环境和电路噪声分析 | 第26-31页 |
3.2.1 白噪声 | 第26-27页 |
3.2.2 电压噪声 | 第27页 |
3.2.3 电流噪声 | 第27页 |
3.2.4 溶液环境寄生电容和跨壁电容 | 第27-28页 |
3.2.5 电源波动引入的干扰 | 第28-29页 |
3.2.6 电路噪声仿真分析 | 第29-31页 |
3.3 滤波电路的设计 | 第31-35页 |
3.3.1 滤波器原理和分类 | 第32页 |
3.3.2 滤波器的特性指标 | 第32-35页 |
3.4 偏置电压源设计 | 第35-36页 |
3.5 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 第36-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设计 | 第39-55页 |
4.1 AD模块的设计 | 第39-43页 |
4.1.1 模数转换器 | 第39-40页 |
4.1.2 AD7767 搭建24 位高精度AD模块 | 第40-41页 |
4.1.3 AD7989-1 搭建18 位精度AD模块 | 第41-42页 |
4.1.4 在FPGA片上进行SingalTap ii仿真 | 第42-43页 |
4.2 DA模块设计 | 第43-45页 |
4.3 USB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45-50页 |
4.3.1 USB通信方式的特点 | 第45-46页 |
4.3.2 CH376 搭建USB通信电路 | 第46页 |
4.3.3 USB通信的流程 | 第46-48页 |
4.3.4 LabVIEW语言实现USB通信 | 第48-50页 |
4.4 增量式PID负反馈控制模块设计 | 第50-52页 |
4.4.1 增量式PID算法原理 | 第50-51页 |
4.4.2 P、I、D参数对于控制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5章 离子电流检测系统的实验验证 | 第55-67页 |
5.1 毛细管中离子运动的理论基础 | 第55-57页 |
5.2 影响离子电流的主要因素 | 第57-63页 |
5.2.1 驱动电场强度对于离子电流的影响 | 第57-59页 |
5.2.2 探针尖端直径对离子电流的影响 | 第59-60页 |
5.2.3 溶液浓度对于对离子电流的影响 | 第60-61页 |
5.2.4 尖端直径和溶液浓度对离子电流影响的实验验证 | 第61-63页 |
5.3 系统检测范围 | 第63页 |
5.4 系统灵敏度 | 第63-64页 |
5.5 系统稳定性 | 第64-6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67-68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