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压电智能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宏纤维复合材料简介 | 第10-14页 |
1.2.1 压电智能材料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宏纤维复合材料 | 第12-14页 |
1.3 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的振动控制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4 结构振动控制方法概述 | 第18-21页 |
1.4.1 被动控制 | 第18-19页 |
1.4.2 主动控制 | 第19-21页 |
1.4.3 半主动控制 | 第21页 |
1.5 斜拉索的振动与控制 | 第21-23页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4页 |
第2章 宏纤维复合材料的驱动方程 | 第24-58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宏纤维复合材料的本构方程 | 第24-26页 |
2.3 考虑薄膜应变的P1型MFC驱动方程 | 第26-43页 |
2.3.1 自由边界条件下的P1型MFC驱动方程 | 第26-33页 |
2.3.2 MFC驱动力数值计算 | 第33-34页 |
2.3.3 对边固支、对边自由边界条件下的P1型MFC驱动方程 | 第34-38页 |
2.3.4 对边固支、对边自由边界条件下的平板驱动仿真与试验对比 | 第38-43页 |
2.4 基于剪切滞后理论的P1型MFC驱动方程 | 第43-56页 |
2.4.1 基于剪切滞后理论的P1型MFC驱动方程计算方法 | 第43-44页 |
2.4.2 基于剪切滞后理论的一维P1型MFC驱动方程 | 第44-51页 |
2.4.3 基于剪切滞后理论的二维P1型MFC驱动方程 | 第51-54页 |
2.4.4 两类P1型MFC驱动方程的对比 | 第54-5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3章 斜拉索模型动力学系统建模 | 第58-71页 |
3.1 引言 | 第58页 |
3.2 斜拉索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 第58-67页 |
3.2.1 建立轴向受力条件下斜拉索的弯曲振动方程 | 第58-61页 |
3.2.2 斜拉索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 | 第61-63页 |
3.2.3 数值算例 | 第63-67页 |
3.3 斜拉索模型的ANSYS仿真分析 | 第67-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斜拉索模型降阶 | 第71-84页 |
4.1 引言 | 第71页 |
4.2 坐标系转换 | 第71-75页 |
4.2.1 模态空间转换 | 第71-73页 |
4.2.2 状态空间转换 | 第73-75页 |
4.3 模型降阶方法简述 | 第75-78页 |
4.3.1 平衡截断模型降阶方法 | 第75-77页 |
4.3.2 H2范数降阶方法 | 第77-78页 |
4.4 模型降阶 | 第78-83页 |
4.4.1 利用平衡截断模型降阶 | 第79-80页 |
4.4.2 利用H2范数降阶 | 第80-81页 |
4.4.3 降阶方法对比分析 | 第81-8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5章 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的斜拉索振动主动控制仿真分析 | 第84-98页 |
5.1 引言 | 第84页 |
5.2 振动主动控制算法 | 第84-87页 |
5.2.1 PID控制原理 | 第84-85页 |
5.2.2 模糊PID控制原理 | 第85-87页 |
5.3 斜拉索振动控制仿真 | 第87-97页 |
5.3.1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斜拉索振动控制仿真 | 第87-90页 |
5.3.2 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斜拉索振动控制仿真 | 第90-9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1页 |
6.1 结论 | 第98-99页 |
6.2 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104-105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